繁體中文小說 - 曆史軍事 - 皇上,請您雨露均沾 - 第2697章 十卷41 平安無事(2)

第2697章 十卷41 平安無事(2)[第1頁/共3頁]

“這個話說的人很多,現在事隔十來年,我那裡記得是誰說的呢?厥後三十三年進京,又曉得有禦史因皇後身故未曾頒詔,將禮部參奏致被髮遣之事。我隨即因病回家,三十六七年間我妻室後代都死了,氣運倒置,想到人孰無死,若不做些功德留個名聲就是枉為人了。那年進京後內心妄圖,若能將皇後的事進個摺子準行頒詔,便能夠留名不朽。”

此案到最後因成了一出鬨劇,便也不了了之,舒赫德和英廉等人也都不肯再多連累,這便早早結案,以嚴譄一人極刑來灰塵落定。

一旦將餘延良與此案乾係上,或者說他職司不嚴,以皇上對嚴譄之案的仇恨程度,那餘延良可就很有一壺喝的了。

因為所議之事觸及宮闈,天子對案件非常正視。辦案職員對嚴譄酷刑逼供,拘訊嚴譄在京所結識職員和故鄉支屬,清查動靜來源,最後照“大逆”律定擬嚴譄“淩遲正法,家眷從坐”。天子命改成斬立決,家眷免坐,已屬開恩。

倒是和珅從這一案中又看出了些風趣的來。

舒赫德接到呈件細讀,當即拘禁嚴譄,並派人搜尋他的寓所,搜獲奏摺草稿和《呈四阿哥啟》。

此事英廉就是主審官員,他對此事知之甚詳。

案件產生後,天子自是大怒,命大學士舒赫德、協辦大學士阿桂、刑部尚書英廉與三司九卿會審,嚴譄的同親與家人均被牽涉此中。

這嚴譄的事,到厥後被證明是一場鬨劇,是嚴譄在家遭不幸,妻兒死去,本身又得病,想藉此“一則能夠得名聲,再則希冀有些好處,或藉此可得功名”。

.

隻是誰也冇想到,皇上對嚴譄之案查辦那麼嚴,卻對後宮兩件假胎之事竟然就這麼簡樸地疇昔了,那英廉本身倒也樂得就將這樁已經給餘延良羅織好的罪名給燒燬了去。

舒赫德一看,頭都大了,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此事更是嚴譄跑到他家來,擅自投給他的,他如果不上報,將來總難以自辯。故此舒赫德立即將此事上奏給了天子去。

“又想疇前禦史做的摺子必然說得不好,以是獲咎,我因將傳聞立妃剃頭之事總不提及,說成皇後賢美節烈,希冀動聽頒詔,這實在是我想了多少日子才定了主張如許編寫的。我三十七年進京時在路上還做過兩幅對子,一副是’忠孝節義果能行,固然貧賤,理宜起敬;奸騙邪盜如有犯,即便繁華,法難寬大’,又一副是‘臣道維艱,利祿條條,焉能事事行公道;乾綱不易,將相濟濟,那能個個彆賢愚’,老是我胡塗好名的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