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要是都訂五年怎麼辦[第1頁/共3頁]
周老爺神采一變:“你如何曉得的。”
周老爺:“路家跟常記定了親,就是一家,還用合股嗎,隻不過我跟路懷善打過交道,若他有如許的手腕,路記也不會是現在不上不下的樣兒了,莫非是阿誰常記的常三。”
三娘:“小舅您記得需跟他們訂好文契,如果違商定金不退。”
三娘:“小舅如果都訂五年,咱就發了,您想想我們的白飴糖本就是對半的利,就算半數的價兒也不賠錢,更何況,本年這兩萬畝的好麥子但是照著黍米的價兒收的,比往年便宜了一半還多,以是就算咱打半數的往外賣,也能賺很多,而如果連續氣訂五年的主顧多,每家都收一半的訂錢,小舅可曉得這是一筆多大的銀子嗎,有了這筆銀子,另有五年的時候,我們能夠本身買地,雇人種麥子,如許本錢又會低上很多,這錢生錢,利生利,小舅咱常記纔是真的發財了呢,且,既然跟咱簽了五年的文契,就斷不能毀約再去進週記的白飴糖,如此一來,我們常記的白飴糖也翻開了銷路,今後可就再不消憂愁了。”
周子明:“甚麼當一半家,我看常記大大小小的伴計掌櫃都聽她的,就連阿誰常三也一樣。”
周老爺:“路家哪來的這麼多銀子?”
三娘:“大姐二姐你們不懂,這做買賣就如順水行舟不進則退,既然做了就要做最大的買賣,再說,誰說咱家不缺銀子了,我還想擴寬將軍河呢。”
二姐:“你呀就是心太大了,我瞧著如果給你梯子你都能上天摘星星去。”
說是談笑是笑,三娘也曉得,周家這會兒隻怕已經焦頭爛額,周子明那小子回家跟他爹一說青州的事兒,不知他爹會不會背過氣去。
大管事:“老爺小的感覺這事兒不對啊,如何就常記在長平縣包了兩萬畝麥子,路記就在定州把好麥子都收了去,這是不是也太巧了,彆是這兩家合起夥來,就是為了擠兌我們週記吧。”
二來子:“老爺,少爺說的是真的,您冇見過這位三女人,年紀是不大,可一肚子鬼主張,當初常記青平街阿誰鋪子給王家哥倆奪了去,就是她弄返來了,不由把鋪子弄了返來,還把王家整了個精窮,傳聞現在連住的地兒都冇了,王家那哥倆更是連家都不敢回,就怕給催債的抓住。”
第二百三十六章:如果都訂五年如何辦
周家老爺雖冇背過氣也差未幾了,急的三天冇睡覺,火氣上來長了滿嘴的火泡,說話都吃力兒,週記作坊的大管事也是急的不可:“店主,這幾天我把全部定州都跑遍了,好麥子都給路記收了去,客歲就訂下了,路記價兒給的高,那些田農忙忙的跟路記簽了文契,本年一收了麥子就給路記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