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到青州城了[第1頁/共2頁]
更何況,這個鋪子雖不大,卻潔淨劃一,瞧著就叫人喜好,尤厥背麵小院裡另有前仆人留下的葡萄架,靠著牆的兩棵葡萄樹,估摸有些年了,樹乾有一握粗,雖已過了重陽,卻仍枝枝蔓蔓的爬了滿架,一串串深紫色的葡萄垂掛下來,映著透過枝蔓的朝陽晶瑩剔透,像一串串紫色的玻璃珠子。
常三:“倒也是,那一會兒盤灶的時候,我細心些,彆傷了根,刨出來,先弄個大陶盆種上,等走的時候直接搬到車上就好了,連這些葡萄一併摘下來帶歸去。”
當時已是半夜,也冇地兒買吃食去,幸虧另有家裡帶來的糖餅,三娘找到鍋灶燒了水,拿出糖餅來,舅甥倆就著開水吃了兩塊糖餅便睡下了,畢竟趕了一天路,雖是坐車也累的緊。
不過,三娘並不在乎這些,種黍米還是種麥子處理的也不過是溫飽題目,糧食收的再多,也跟做買賣不能比,想賺大錢靠種地是不成的,三娘現在非常等候,萬分火急的想看看小舅盤下的鋪子究竟是個甚麼樣兒?
三娘忙道:“這棵葡萄樹好好的做甚麼刨了?”
不過,已經很好了,畢竟才六兩銀子,並且從衚衕出去走不遠就是青州的玉帶河,形如其名,彎曲折曲似一條玉帶從青州城中穿過,彙入城外的護城河中,沿著玉帶河的一條街便是青州城最熱烈的貿易街,以是,從陣勢上來講,小舅盤下的這個鋪子已經非常超值了。
也不是說葛有慶的心眼兒多壞,就是瞧著彆人家的日子好了有些眼熱,本身又不敢冒險跟進就產生了這類不安康的心態。
三娘是感覺爹孃太刻薄了些,約莫比來一段跟葛有慶家走的近些,又使喚了兩趟牲口,便覺內心過不去,自家有了種地的門路,便去奉告了葛有慶,但願他家也能多收些糧食,可惜人家不承情,弄不好還在內心感覺爹孃是異想天開。
籌議好了,小舅把油紙包遞給三娘:“這是前頭巷口燒餅劉家的燒餅,買賣紅火的很,天不亮就排了長隊,我嘗著倒還不如二孃烙的糖餅好吃呢。”
三娘想了想:“那小舅把這顆葡萄樹送給三娘好不好?”
小舅拿著個油紙包出去,正瞧見三娘吃葡萄,不由笑道:“這葡萄是前頭主家留下的,焦急回籍,這些葡萄也顧不得了,前次來瞧的時候,我還跟姐夫說,家去時摘它一筐捎歸去,給你們幾個解饞,趕快忙的倒忘了,幸虧這院子一向鎖著,冇人出去,等你回葛家村的時候,摘下來都拉歸去,等這棵葡萄書刨了,來歲可就冇葡萄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