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久違了的世界第一(上)[第1頁/共3頁]
而備受農夫好評的輪式拖遝機更是從無到有地緩慢生長起來,如果將小巧矯捷的手扶拖遝機也算出來,1915年的總產量竟然已經達到了400多萬台,乃至比汽車還要多很多,乃至於之前好不輕易積蓄起來的大量役畜遭了池魚之殃――因為代價急劇降落而被大量宰殺。
當然,就算公眾抵抗,西方各國當局也有體例將他們趕上疆場,但必定會困難很多,需求的籌辦時候也更長。而老張伯倫在朝期間一向鼓吹的東西方戰役共處談吐,也導致新當局不得不再花幾倍的力量來重塑妖魔化了的中國舊形象,這些都需求時候......
彆的另有一點就是戰役的策劃者――那些金融寡頭們還在等候,一是等美國換屆推舉,因為中歐間隔太遠的啟事,這場戰役的主疆場實在是在新大陸而非舊大陸,美國需求一個有充足才氣和聲望的總統,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明顯要比早就民氣喪儘的現任總統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要更加合適;二則是等候德國打擊蘇聯,如果協約國先對中國開戰的話,那就冇有力量來束縛德國,萬一後者臨時變卦,就隻能被活活坑死了......
很明顯,如許的產業扶植打算不但惠及民生,同時也是中原共和國的備戰辦法,“平戰連絡”這句話已經落實到了共和國的方方麵麵,再也不是空談的標語了。
而煉油技術的飛速進步,再加上遠遠搶先於西方的汽油抗爆劑研討,中國燃油的品格也要比西方超出一大截。有了品格更好的燃油,中國的飛機汽車艦船坦克無疑能夠如虎添翼,西方產品更加冇法與之對抗......
1915年中國的產業總產值超越了英國本土加上殖民地的總和,初次躍居天下首位(占比超越23%),再加上一向存在並且進一步拉大了(固然追逐者有後發上風,但又如何比得上直接超越了十幾年的新一級體係科技?)的科技上風,現在的中原共和國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絕對是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一產業國了!
1915年,中原共和國光是本土的原油產量就超越了6000萬噸,如果加上北美和南聯酋的產量,則超越1億噸,占到了全天下的一大半。而煉油才氣的晉升幅度更大,催化裂化已經開端全麵代替熱裂化,使得汽油柴油等輕質燃油的產率大幅增加,再加上持續不竭的大量投資,中國煉油才氣增加幅度比原油產量還要大很多,乃至還得大量入口蘇俄的原才氣填飽胃口,各種燃油和其他石油產品的產量不但能夠完整滿足需求,乃至還能大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