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其他小說 - 甲午之軍工霸世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袁大頭的鴻門宴

第一百五十九章 袁大頭的鴻門宴[第1頁/共3頁]

除了自保的需求,袁世凱另有一點私心,叛逆兵本身越是強大,就越不會正視降將,如果他隻是簡樸地率部叛逆,估計也能夠保住家財回籍當個土豪,想要遭到重用,就必須立下更大的功績才行。

但袁大頭也不是冇有佩服的人,已故的高善繼算一個,袁世凱自問才氣不遜於他,卻冇有那樣的豪傑氣勢與品德魅力,這是他深深戀慕卻學不來的。

“同時,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率完成對(叛逆和投降過來的)舊軍隊的改編。目前,叛逆和投降的清軍全加起來,超越30萬(注1),此中輕易改革、並且有改革代價的約莫有一半不到,本身有必然戰役力、隻需求加強政工和骨乾軍隊便能夠當即派上疆場的,大抵有六七萬人,此中一大半都在奉天......”,李暉說到這裡,順嘴誇了袁大頭幾句,如果冇有他,必定不會有如許好的局麵,而袁世凱得以成為第一個被叛逆兵留用的帶兵超越一個營的滿清陸軍將領,也恰是因為這一大功。

幾名滿清的忠臣頓時對袁世凱破口痛罵,成果還冇罵到第二句,就被軍帳內的袁世凱親兵啪啪啪亂槍打死,餘下的頓時個個噤若寒蟬,袁世凱叫他們寫甚麼,他們就老誠懇實地寫甚麼......

在這類環境下,如果還想負隅頑抗,隻能去抱列強的大腿,但現在海路斷絕,老毛子間隔又遠,難不成去投日本?

但是奉天清軍之以是能夠在連戰連敗的優勢下一向對峙到了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新彌補的兵士大多來自於深受日軍入侵之苦的奉天本地,無不對日軍切齒悔恨,因此作戰英勇、撐起了清軍的脊梁,如果要帶著他們去投日本人,個人開小差都是輕的,一不謹慎就會發作大範圍的叛變。

如果叛逆兵先打來的話還好一點,如果是日軍先打來,不投降要死,投降以後會被叛逆兵清理,還是要死!

滿清朝廷毀滅的動靜方纔傳到奉天的時候,大多數的清軍將領都覺得隻是謊言,並冇有將其當回事,但袁世凱倒是獨一的例外,因為他的根基盤來自於當初高善繼的軍隊,而高善繼的軍隊當中有兩個生化兵的教官......

袁世凱不是不會裝孫子,但他骨子裡始終是一個非常自大的人,就連權勢滔天的李鴻章,也不在他的眼裡,因為袁世凱一向以為,本身如果有李鴻章那樣的機遇,必然會乾得更好。

是以得知李暉就是叛逆的帶領人後,袁世凱不但不感到驚奇,乃至生出了“我就曉得是他”的動機,或許在他看來,不到一個月就顛覆滿清,也隻要像李暉如許常常締造古蹟的人物才做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