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發兵洛陽[第1頁/共3頁]
裴仁基感慨道:“當年見到陛下幼年時侯,已經初見崢嶸,想不到十年疇昔,已經馬背上的天下,有氣吞江山,一同九州的霸氣,此番作為,令人敬佩,當年同在軍中為伍,很有友情,本日投奔大華,能在陛下睿智賢明的帶領下,信賴橫掃諸侯,不是難事!”
程知節抱拳道:“實不相瞞,徐世績等人,也是忠肝義膽之輩,不會等閒背叛舊主,他們與我等遭受分歧,我們被王世充的雄師圍住,不得不做了降將,但在洛**本就不受重用,還蒙受監控,王世充冇有容人之量,也對我們寡義,以是,我們背棄他,冇有涓滴的心機承擔,但要徐世績、魏征等人,俄然背叛舊主,隻怕有些難做到。”
羅士信、程知節等人也都歡暢萬分,他們重新聚會,又能在一起並肩作戰了。
李靖捋著髯毛,沉吟道:“圍城是我軍既定的戰策,不過,不會圍城兩年,等著城裡的人都餓死,呈現人吃人的慘狀,並且內裡很多隋朝老臣和貴族、才俊,這都是陛下看重的,以是,三個月內,拿下洛陽城!”
李靖說道:“陛下出征之前,給我本帥臨時任命將領的權力,以是,幾位將軍不竭能夠持續為將,還能分派必然兵馬,為大華效力,直接建功立業!”
裴仁基被任為左軍統帥,程知節被任命為右軍統帥,各領兵三萬,與薛萬仞的前鋒軍,呈品字行前行。
數日以後,顛末清算,改編降軍,然後持續向洛陽進發,沿途一些烽火台,看到大華進兵來犯,倉猝撲滅烽火。
李靖讓眾將士坐下以後,對著幾人淺笑道:“早在出征之前,我朝陛下就交代各路軍馬,碰到瓦崗軍的諸位將領後,以勸降為主,能不動兵戈,最好不動,陛下對諸位有惜才之心,本日能夠不傷和藹,聚在一起,歸順大華,今後都是一朝將領了。”
裴仁基等人此次成為大華將領,也站在大華的計謀視角上,來對待題目了。
洛陽充當其衝,王世充如熱鍋上螞蟻,把但願依托於彆的幾路諸侯的合縱聯盟,一起來援洛陽,這要唇亡齒寒的事理,他信賴彆的諸侯不會袖手旁觀的。
裴仁基父子、跟從羅士信、程知節等人一起前去元帥大營去拜見李靖。
李靖點頭,明白了程知節的意義。現在裴仁基、程知節等人,自從兵敗被王世充活捉以後,就不算李密的人了,在洛陽鬱鬱不得誌,乃誠意生牢騷,以是他們俄然臨陣背叛,感覺理所當然。
但要徐世績他們這要做,就分歧了。如果換做程知節等人在李密帳下,也不會投奔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