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俠客行(82)[第2頁/共6頁]
〈虯髯客傳〉文章雖妙,但很多處所不符史乘所載。據《唐書·李靖傳》,李靖察知李淵要造反,要去江都向隋煬帝告密,李淵奪到長安後要斬他,得李世民挽救才脫難,是以李靖不會事前識得李世民,照本文所述,他也不會去告密李淵父子。又,李淵於大業十二年十仲春留守太原,楊素已於大業二年七月歸天,相距已十一年,楊素亦未於煬帝末年留守長安。又據《新舊唐書》,當時並無扶餘國,惟說高麗百濟是扶餘彆種。高麗國有扶餘城,如說扶餘即朝鮮,那是在中國的東北方,並非如文中所說的東南。又,據條記小說《酉陽雜俎》等書,說唐太宗虯髯,鬍子上翹,可掛一張弓,杜甫〈贈汝陽郡王璡詩〉雲:“虯鬚似太宗。”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詩〉:“次問起碼年,虯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下雲風雲合,龍虎一吟吼。願展丈夫雄,得辭後代醜。秦王時在坐,真氣驚戶牖。”唐人傳說中,真正的虯髯客倒是唐太宗,杜光庭按照這傳說,加以竄改,寫入小說,在汗青小說那是能夠答應的。
我剛入初中,是在浙江嘉興中學初中一年級,教中國汗青的劉教員身材肥胖,但學問很好,講到唐朝的文人時,他坐在椅上,回身在黑板上寫了“燕許大手筆”五字,說燕國公張說、許國公蘇頲的文章極好。劉教員還說到,張說的“說”字,該當讀作“悅”音,出於《論語》中“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讀作說話的“說”,就讀錯了。我聽了印象深切,很感覺中文之難之美。直到現在,我還感激中學時那幾位學問賅博的教員。張說是唐玄宗時的宰相,他文名早著,不消為考進士而作這篇文章。
及期訪焉,宛見二乘。攬衣登樓,虯髯與一羽士方對飲,見公欣喜,召坐。圍飲十數巡,曰:“樓下櫃中,有錢十萬。擇一深隱處駐一妹。某日複會於汾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