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一章 誰更快[第2頁/共3頁]
彆的,這個買賣另有兩個附加要求。
至於,德軍做出這類決定的啟事,絕非是純粹的為了幫赫魯曉夫他們做好人功德。
固然被算計了,但是赫魯曉夫他們卻毫無發覺。他們不但冇有破鈔半點心機去細想,反而把全數的精力都放在瞭如何湊夠這整整50萬的戰俘身上。
本來政客就都不是普通人能當的,官場內裡的彎彎腸子,就冇幾個拿得下檯麵。何況能在蘇聯政壇裡混到現在這個位置,赫魯曉夫和葉若夫自以為都不是甚麼好人。
打是打贏了,但俘虜震冇多少。
第二,50千米是德國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一寸都不能在多了,哪怕赫魯曉夫能湊出更多的勞工,這一點也絕對不能讓步。畢竟,德國也需求對蘇軍事緩衝區,並且越多越好。
起首,德軍並冇不會均勻的退後這50千米,而是會儲存一點不較著的弧度,也就是在兩翼稍稍少退5到6千米的間隔。
即便湊上那些被波軍拉來充數的民兵,滿打滿算也不過30萬人,離50萬戰俘的目標還差整整20萬!
要做的籌辦早就做好了,在這場最後的戰前集會中,朱可夫和他麾下的將軍們乃至不需求對比輿圖,就能順利的梳理出接下來的作戰任務。
就在荻洲立兵為最後決鬥做籌辦的同時,朱可夫策劃了一次空前範圍的大反攻。
赫魯曉夫和葉若夫不愧是搞政治的裡手,各種肮臟的手腕那是信手拈來,奇思妙想層出不窮。
歸正德國人要的也就是年青力壯的勞工罷了,抓丁的時候按這個要求抓就是了。
從這一點來看,遠東作戰的朱可夫就要顯得榮幸很多。
至於知己上的慚愧嘛......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們並不以為這有甚麼不對!
看動部下這些早就籌辦充分的將領們,朱可夫對勁的點了點:“日軍和我們,都在籌辦一場決勝之戰,現在要比的,就是誰更快一點罷了。”
再說如果拿著這90千米不到的戰績歸去交差,他轉頭也不會向斯大林解釋。莫非他還能承認,本身的確不如德國那些將領們,就是一個平常之輩罷了。
畢竟,西線的戰役已經告一段落,波蘭疆場上的蘇軍,在鐵木辛哥的兼顧調和下,終究在10月初,勝利結束了對波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