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大戰又起(第七更!)[第1頁/共3頁]
日軍的行動很敏捷,打擊也非常鋒利。固然第二戰區也集結了雄師前來阻擊,但是結果微乎其微,僅僅兩天的時候楊愛源的第六個人軍便傷亡過半,晉中、陽曲失守。
日軍攻占盂縣壽陽以後,十萬雄師兵分三路,一起由盂縣向太原北流派陽曲打擊。一起則是從壽陽西進,直接攻打太原。最後一起是由壽陽南進,攻打晉中。
在華北這片地盤上,最合適做磨刀石就是晉綏軍了,當然另有土八路。不過這八路軍固然合適,但是這些可愛的土拔鼠倒是神出鬼冇的,想要找他們做磨刀石那就得先找到他們,題目是現在一是冇時候,二是找不到,用八路軍做磨刀石明顯分歧適,以是這磨刀石就隻能找上晉綏軍了。
十萬雄師來勢洶洶,一時候三晉大地戰雲密佈。
彆的,華北方麵軍司令部又號令方麵軍直屬的第10師團、第16師團以落第26師團等五萬餘人作為第一軍的預備隊。
殘剩一大部分固然是在鄉甲士,但是絕大多數的兵士退伍起碼有十年了,有一些兵士乃至於還是幾十年前的老兵,而這部分人連最起碼的開槍拉栓都不會。如許的軍隊在火線保持次序都勉強,更不要說是去插手野戰了,要想讓這些軍隊挑大梁那就得練。
而按照前段時候的成果來看,馬錚與二戰區閻錫山的乾係很不錯,為了幫忙閻錫山光複太原,馬錚不吝出動數萬雄師。是以笠原幸雄有來由以為,隻要方麵軍再次向閻錫山的晉綏軍策動打擊,而閻錫山所部隻要暴露一點敗相,那麼馬錚所部就不會袖手旁觀的。
老蔣倒是相出兵救濟二戰區,但是老蔣這段時候也是焦頭爛額的,華中地區的日軍步步緊逼,長沙會戰一觸即發,第九戰區和第五戰區的軍隊全數被調到了長沙周邊,以應對日軍隨時能夠建議的打擊,現在底子就冇有軍隊能夠變更。
本來孫蔚如的陝軍倒是一個不錯的挑選,可惜在上一次大戰中第四個人軍已經遭到了日軍毀滅性打擊,特彆是麾下的第47軍幾近全軍淹冇,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底子就不成能規複元氣,現在算是冇希冀了。
是以笠原幸雄建議,方麵軍應當集結軍隊向占有在山西的閻錫山所部策動一次大範圍打擊,一方麵是方麵軍需求晉綏軍如許的弱旅練兵。另一方麵是因為方麵軍各軍隊的體例根基上規複了,第一軍有才氣也有這個需求翻開山西的局麵,不能如許被動下去。
因而老蔣親身發報給八路軍總部發報,以國府委員長的身份號令馬錚所部當即派出有力軍隊南下聲援第二戰區,同時號令駐紮在張家口的八路軍向平津一帶活動,做出隨時打擊的架式,以管束日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