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最後的決戰(中)[第1頁/共3頁]
如許的轟炸,比當初抵當德軍的轟炸要可駭多了,當初德國人的狂轟濫炸,英國人還能勉強對峙,但現在,他們有些對峙不住了。
但是,我方隻答覆了一句話:隻接管無前提投降,不接管有前提投降。
而美國的世仇墨西哥此時又在背後狠狠的捅上一刀,讓美國雪上加霜。
如果柏林被原槍彈攻擊了,那能夠設想可駭的結果,恐怕第一時候,那些好不輕易被德軍征服的英美等老牌強國就要揭竿而起了。
而恰幸虧這個時候,美國人推許和戀慕的總統羅斯福先生離世,無疑讓美國人雪上加霜,新上任的總統杜魯門無疑冇有充足的才氣力挽狂瀾,美國高低一片哀怨,情勢對美國更加倒黴。
據過後統計,當日死者近二十萬人,傷者和失落職員近十二萬,全部橫濱的中間地區被夷為高山,毀傷修建十萬餘幢。
這類局麵,就讓美軍很難堪了,有人主張將籌辦投降的加軍繳械並節製起來,不然這些人有能夠成為德國人的打手,也有人主張任由他們而去,不然會擺盪加美兩國的友情,免得避禍到美國的加拿大人趁機建議動亂。
形成如此大粉碎的甚麼炸彈呢?不錯,恰是原槍彈,這枚原槍彈天然不是我們或者德軍出產的,而是魏起東和唐欣怡以全數身價兌換的。
以七千萬人統治那麼龐大的地區本就不易,如果呈現這麼大的變故,完整能夠設想德意誌帝國的敏捷坍塌。
因而,在我們軍隊停止登岸之前,英國人無法之下,主動聯絡過來,商談投降事件,之以是挑選在這個機會,不過是想多爭奪些籌馬,不讓投降得那麼丟臉。
而跟著這枚原槍彈的爆炸,不但將日本人炸懵了,也將希特勒炸醒了,他不肯定我們有多少原槍彈,但卻不敢冒這個險,既然我們能夠用原槍彈炸掉橫濱,那就有能夠跑到歐洲來炸掉柏林。
而在兩邊規定界域之時,我方直接警告日本,再不無前提投降,就要將日本皇室全數斬首並毀滅東京。
隨即,德軍主動劃出一個龐大的軍事緩衝地區,北起烏拉爾山脈、中至中亞、南部延長至印度洋。在承平洋的權勢則以東經150度線為界,以東歸德國,以西歸我們。
這一變故,不但讓加美聯軍分裂了,乃至讓美國人之間都產生了必然的分裂,而這個變故,也提早導致美軍華盛頓戰役的失利。
如果我方能夠承諾他們的一些小小要求,英國人恐怕會非常痛快的投降,但這個答覆,就讓他們很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