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邊關憂患[第1頁/共2頁]
百裡芸總算覺出到底那裡不對了,噌地一下坐直了身子:“獵哥哥,你為甚麼俄然這麼說話?是不是西北出事了?”
“曉得。”百裡芸乖乖點頭,一副知錯認錯的好寶寶模樣,“獵哥哥如果不準他留下,我明天就把他也派到祖父那邊去。”
敵方的動靜未明,茲事倒是體大。西北二十萬兵馬長年守邊,就算是三國結合來犯也毫不會一擊即潰。但,就怕他們一麵拖住西北,一麵繞道甘州。
拓跋宏的意義,朝廷一定會信賴西北這麼點拿不出任何實證的捕風捉影的動靜,說了,惹來一身騷氣,不說,又怕西北的憂愁成真。考慮再三,他還是挑選暗裡裡跟正在陪著太子巡查各地軍防的輔國將軍百裡敬通個動靜。
不能怪她說話不吉利,而是她太體味拓跋獵了,除非是他不在,不然他不會答應有彆的他以為“有威脅”的男人留在她身邊,替他庇護她。而除非是西北出事,不然結婚之前他毫不會捨得分開她身邊。
百裡芸傻了。
說“不得不”,倒是符合表情。
在大周的邊境圖上,西北地區廣漠而環境苦楚,中原富庶圓潤綠野蒼蒼,而甘州就像是一根頎長的管子,將西北和中原連通成為一體。一旦這個管道南北兩邊同時遭到進犯,拓跋宏很擔憂,南番和北戎會直接攻進中原要地。
百裡芸不得不讓劉晉留下了。說留下實在不太貼切,因為即便是采藍采青和管家劉典新目前也隻在有事時才氣上前服侍,更不要說劉晉現在臨時隻賣力核心的辦理和保護,遵循百裡芸這趟外出定下的端方,間隔她起碼要一座城那麼遠。
拓跋獵的臉黑了。
可駭!
隻是,這動靜隻傳回了一次,也隻是從北戎一國探得這麼一點蛛絲馬跡。鎮北王府再往南番、西狄兩國去探查,卻又冇有任何切當的動靜了。
提及來,還是大周朝堂政變惹出的費事。
於庸低著臉,眉毛驚得亂飛。
他不說,百裡芸內心倒是忐忑的。待人都退儘了,趕快主動蹭到狼人懷裡去,拈著一顆剝好的荔枝喂到他嘴邊:“獵哥哥,不生溪桑的氣好不好?”
這不是方纔拓跋獵固然神采欠都雅,卻奇特地冇有開口禁止,她才躊躇了再躊躇,把人留下的麼。不過話說,獵哥哥此次為甚麼冇有吭聲呢?
總感受,有那裡被她忽視了。
他不想去猜這個曾經被景泰帝動念指婚給他媳婦的男人是成心還是偶然,可他方纔最後說那句話的時候,竟然口不擇言脫口而出一個“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