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時事[第1頁/共4頁]
“阿叔說的是...”李笠一邊答覆,一邊煮茶,這年初茶水的製備和後代分歧,不是“泡茶”而是“煮茶”,還要放些佐料,彷彿是在煮粥。
次日下午,鄱陽縣廨後廚一隅,李笠正和孃親吳氏說話。
幸虧李笠隨後就跑來報安然,才讓吳氏冇有崩潰,現在又見著兒子,左看看右看看,總也看不敷。
對於此人,李笠非常討厭,卻曉得獲咎不起,從速打號召。
“聽叔一句話,你外出打漁,必然要保重,不然如你二兄那般,打漁受了風寒、病重不治,連媳婦都冇娶,冇留下香火人便冇了,那要多苦楚?”
兒子還小,不知世道凶惡,吳氏老是有些擔憂:“你前幾日抱病,現在又遇著這類事,可要保重啊。”
劉德才點點頭:“你也要多重視些,你固然隻要十三歲,卻也要挑大梁,莫要再出事,不然你娘如何辦,你嫂子和侄兒,如何辦?”
宗室們都有官做,要麼在都城為官,要麼出鎮處所,根基上都不會在封國的王府、侯府長住,鄱陽王也不例外。
之前的魚腹詩,是李笠“鑒戒”一首詩改編的,寫的還是簡體字,而某些簡體字在這個期間,多數會被人以為是草書或者錯彆字。
搶先一人穿著光鮮,肥頭大耳,一臉馴良,見著李笠,笑容滿麵:“喲嗬,李三郎,本日這麼巧!”
又曉得這個期間貴賤清楚,而百姓根基都是文盲。
若動起手來,把人打死、打殘了,凶手往王府裡一躲,處所官還不好管。
見劉德才興趣高,他說:“舊事不好提,一提,娘就難受....小侄家中,還得靠阿叔多照顧。”
不過因為鄱陽和長江之間通水路,來往便利,以是每年都會有一些王府家眷輪番來鄱陽小住,算是給鄱陽的王府增加一點人氣。
吳氏作為女丁服吏役,現在在縣廨後廚幫廚,當廚娘,母子同城卻不得經常相見,因李笠要為捕魚而馳驅。
“曆朝常例,宗王固然有封國,但不之國...啊,這之國就是指在封國耐久居住...”劉德才向侄子講起鄱陽王府的大要來。
李笠來時,吳氏正在做菜,為縣廨籌辦‘夕食’,她得知兒子來了,便拿來熱騰騰的炊餅讓兒子吃。
李笠認得此人是放債的呂全,人稱“呂掌櫃”。
李笠啃著炊餅,被吳氏看得內心發毛,恐怕對方發明兒子“換了小我”,從速說:“娘,那長舌婦說的話信不得,你看,孩兒不是好好的?”
事理很簡樸,王府中人行事肆無顧忌,畢竟狗仗人勢,不把平常百姓放在眼裡,這幫奴婢稍有不快意就動輒吵架,如同惡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