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紅袖添香[第1頁/共4頁]
楊柯擱置了手中的筆,揉了揉發脹的雙眼,看著案前堆積如山的奏摺已經批覆一空,他稍稍鬆了口氣,昂首看看窗前的夜色,霧靄沉沉,也分不清是甚麼時候了。
“柯兒,喝點熱湯吧。”一個和順的聲聲響起,張蕊將托盤放到了幾案上,托盤內是一個青瓷蓋碗,碗蓋半開,香氣嫋嫋,暴露內裡乳白濃醇的湯色,湯麪上浮著幾根碧綠翠綠的時蔬,看著就非常精美,賞心好看。
楊柯從幾案一側拿出了一個木匣子,放到張蕊的麵前,翻開木匣,內裡擱著的是一摞經卷:“這套鹽鐵論你抽暇帶疇昔給,內裡另有我的一些講明,親身交給爹,趁便帶句話給爹.........”
楊柯淡淡一笑:“我說的是嶽父。”
張蕊嗯了一聲,半晌無語,直到楊柯將這碗湯喝完,張蕊纔開口幽幽的說道:“畢竟是本身的親姐姐,你和底下的人打個號召就行了,他們天然不敢這麼防賊似的防著太後了,又何必讓太後、另有爹孃內心難受呢?太後日子固然過得悠哉,可每次看到我,眉宇間總有些散不去的愁緒,一幅欲言又止的神情,娘每次談到你們姐弟,也老是吞吞吐吐的。我內心不好受,又不曉得如何幫你解釋。”
在鹽鐵集會上,賢能文學全麵抨擊了漢武帝時製定的政治、經濟政策。在經濟方麵要求“罷鹽鐵、酒榷、均輸”。他們以儒家思惟為兵器,講品德,說仁義,反對“言利”,以為實施鹽鐵等官營政策是“與民爭利”,違背了當代聖賢“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的信條,廢弛了當代渾厚的社會民風,勾引群眾走“背義而趨利”的門路。他們提出了戰國以來法家的重本抑末說,以為官營工貿易“非治國之本務”,主張“進本退末,廣利農業”,指責官府運營工貿易是“與商賈爭市利”。賢能文學還提出“外不障海澤以便民用,內不由刀幣以通民施”的聽任主張。
楊柯淡淡一笑:“你不消謝我,於私我們是翁婿,我當然要幫他,但於公,我執掌朝政,除非是爹本身能想通,不然我也無能為力,你不消做說客,讓爹本身去做決定吧。”
楊柯點點頭:“太後能夠隨便出行,就申明那些小我放鬆了鑒戒,你常常去看看她,如果她受了氣或者有人苛待她,你就奉告我一聲,我事情多,偶然候不免有忽視和不殷勤的處所。”
集會成果,拔除了天下的酒類專賣和關內鐵官。事過30年,既是朝廷官員,又是儒家門徒的桓寬按照此次集會的官方記錄,加以“推衍”清算,增廣條目,把兩邊相互非難的題目詳確地記敘出來,寫成了傳世的名篇《鹽鐵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