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戰庚子

第五十八章選址[第2頁/共3頁]

李希傑想了一想:“30萬兩白銀實在是難以籌辦,但是20萬兩白銀還是有的。隻是這20萬兩白銀可含著本年統統官吏的用度!”

李希傑也是半信半疑:“餘大人你真有體例?”

餘顯卻也在想著該要多少錢,清末山東歲入白銀1131.1699萬兩,歲出百銀1052.9028萬兩。餘顯如何也很多占點:“30萬兩官銀修衙門。”遵循清末彙率白銀100兩比大洋70塊,大抵是42萬塊大洋。

餘顯一想滿天要價嘛:“大人你也曉得就要建道台衙門,常常與洋人來往,正所謂所交無小事,如果道台衙門修的差了,可有損我泱泱大國的顏麵。”

看著李希傑殷切的眼神,餘顯也曉得是本身的事逃不疇昔:“李大人自可放心,威海衛的英國人和膠澳的德國人由我去措置,隻是袁大人(由王士珍傳達)說濟南離煙台路途悠遠,我的辦公經費由登萊青膠道出,不知兵備大人意下如何。”

這邊威海衛的中英牴觸還冇有安撫下來,那邊膠州的青島德租界又開端鬨騰。

本來餘顯就籌辦坐地還價,一聽這話,立馬想到在火車上無聊看俞大練有關錢穀師爺的冊本,曉得“永不加賦”的貓膩:清朝,康熙天子說永不加賦,就是說田賦的數量牢固下來,今後不會再加了。咋一看這是仁政,能夠康熙當初也是當作仁政辦的,但國度到處都在用錢,特彆是乾隆的時候,總在兵戈,他爺爺和老子攢下的家底,很快就到底了,但不加賦的祖製又不能違背,如何辦?就增加各種其他稅的項目。崇文門的稅收職位更加首要。北京光一個崇文門,一年收稅高達90萬兩白銀高低,這些钜額稅收,大部分都進入了皇傢俬仆人袋,辦理這件事的官員都是滿族人,向來冇有漢人的份兒。

劈麵的李希傑立馬怒了,但是又怕把餘顯嚇走:“我朝聖祖天子下旨“永不加賦”,餘大人,我這但是咬緊牙縫省不來的錢可冇那麼多!”

李希傑彷彿有點信心:“餘大人你要多少辦公經費?”

王士珍傳達袁世凱的號令是本年隻能在山東半島登萊青膠道待著,以是道台衙門的選址也隻能在登萊青膠道轄登州、萊州、青州3府,計26個州縣,有寧海州、平度州、膠州、榮成縣、文登縣、海陽縣、福山縣、蓬萊縣、黃縣、棲霞縣、萊陽縣、招遠縣、掖縣、昌邑縣、濰縣、高密縣、即墨縣、高苑縣、博興縣、樂安縣、壽光縣、臨淄縣、益都縣、臨朐縣、安丘縣、諸城縣。

推薦小說:

小李飛刀玄衣行 |  絕世鬼醫 |  禁慾鬼夫,深夜來 |  逍遙皇帝打江山 |  你是我不可觸及的傷 |  魅色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