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集《妙法蓮華經》[第1頁/共10頁]
苦因就是這兩個,應當斷。
以是佛法的聰明說,煩惱跟業力是連帶乾係的,“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佛陀大聰明說,你把煩惱給斷了,業力就不成得了,因為它這兩個要相互感化,你把一個拿掉了,彆的一個就不起感化了。
“此是滅,可證性。”這個涅盤沉寂,它不是天方夜譚,它的確是存在的。“此是滅,汝應證。”佛陀要鼓勵我們,你應當去尋求,它值得你尋求。它跟人間的歡愉不一樣,因為這個涅盤沉寂,它是不成粉碎的,它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緣竄改。彆人對你好,彆人對你不好,你產生甚麼事,你就算滅亡,你的涅盤沉寂完整不受影響。“此是滅,我已證。”佛陀已經證得了,就給大師信心。
這一段的舊事有三段人緣,第一個大通智勝佛。大通智勝佛他有兩段,一個是成佛。蕅益大師的判教,把這一段人緣叫做遠由。固然佛陀出世,會讓我們禮拜、讚歎、扶養,但是從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來講,他是比較直接的,人的住世是比較直接的。重點在於法,佛陀必須說法,這個對我們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來講,是比較直截了當的,叫近由。以是,前麵講到大通智勝佛的成道,這以下就正式申明大通智勝佛的說法。
我們迴歸到講義。這個是講到我們要做的第一個功課,就是了存亡轉凡成聖的第一個功課,四諦法。這個四諦法,智者大師講得更清楚。我們簡樸說一下。
四諦法門是很首要的。大抵我們學佛法,第一件事情你先弄清楚甚麼是善惡,善惡的人緣,甚麼是十善業、甚麼是十惡業,先從斷惡修善開端。你把善惡弄清楚今後,你要做的第一個功課,就是要學四諦十二人緣了,如何讓你能夠漸漸地漸漸地擺脫存亡,就要體味四諦十二人緣。
彆教,彆教我們普通說的就是菩薩乘,就是彆教菩薩,就是權教的菩薩。那麼彆教的四諦叫無量四諦。這個無量四諦,無量是甚麼意義?就是六度萬行。菩薩他修涅盤沉寂,他可不是為了闊彆痛苦,他是為了道諦,就是我因為要成績道諦的乾係,以是我才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它的核心機惟在發菩提心,以是菩薩是以道諦為底子,修無量四諦。
那麼四諦法,我們看講義。四諦,這個分紅兩種人緣:苦、集是雜染的流轉門,滅、道是清淨的還滅門。
勸修,此是集,汝應斷。
這一大科是約跡門開權顯實,首要的目標就是要使令我們修行者能夠會權入實。那麼會權入實從二乘人的角度來講,二乘人的權法是甚麼呢?二乘人的權法就是空性的涅盤。空性的涅盤如何樣能夠會歸到一念心性?從法門會歸到心性這麼一個過程,從五乘的權法來講,包含人天的安樂、二乘的涅盤跟菩薩的功德這三種不同,涅盤是最安穩的、最殊勝的。以是,會權入實,二乘人是最難做到的,因為他出來涅盤今後,享用涅盤沉寂樂,他實在是不想竄改了,也不想活動了。為甚麼《法華經》以二乘報酬當機眾呢?古德說,因為二乘人的法執最重,他對涅盤的固執最嚴峻。如果連二乘人都能夠會權入實,發菩提心,那人天種性的、菩薩種性的,讀了《法華經》,更能夠發菩提心了。以是,以二乘報酬當機眾就是應戰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