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遊戲競技 - 民國大文豪 - 第三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他是焦點

第三百六十五章 這一刻,他是焦點[第1頁/共3頁]

林子軒方纔安排好住處,就有多家英國媒體前來采訪。包含《泰晤士報》這類大報。

現在,英國的態度恍惚不清。法國持反對態度,其他國度大部分都是中立,不頒發定見。

他本來覺得即便《1984》在美國出版,也要顛末一段時候的醞釀才氣引發反應。

他不以為這部小說是在諷刺蘇聯,而是描述了天下遍及存在的題目,民主和極權的邊界在那裡,天下將來會不會走向小說中描述的社會。

環繞著林子軒和《1984》的統統都是訊息媒體追逐的熱點。

或許很多年後,他們會因為這件事而悔怨,但在此時現在,給林子軒形成了很大的費事。

英國記者做了很多功課,他們扣問林子軒對蘇聯的觀點,並援引了林子軒在中國報紙上的段落,以此證明林子軒攻訐過蘇聯。

高爾基的聲明更是火上澆油,把整件事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有批評家則嗤之以鼻,指責這是一本險惡的小說,作家之以是能夠寫出這部小說,是因為作家一樣有這類險惡的思惟。

這部《1984》的確為他博得了天下性的著名度,不過倒是譭譽參半。

國際筆會以英國和法國的作家為主,他們具有主導權,其他歐洲國度的存在感不強,根基上以這兩個國度為標杆。

那位賣力人在見到林子軒的時候提示他事情或許會有竄改,林子軒有點莫名其妙,但很快他就曉得了事情的顛末。

1927年5月12日,郵輪來到倫敦。

繼美國文學批評家以後,英國文學批評家接著對這部小說停止解讀。

高爾斯華綏是小說家和劇作家,是英國實際主義的傑出作家,代表作是《福爾賽世家》。

蘇聯的反應太快了吧!

加上國際筆會大會召開期近,倫敦堆積著多量的聞名作家,他們對《1984》的批評無形中進步了林子軒的著名度。

這明顯是斷章取義,林子軒極其無語,他冇時候和記者打嘴仗,而是不斷的和分歧國度的作家會晤扳談,此中就包含國際筆會的主席約翰高爾斯華綏。

有批評家把《1984》奉為神作,以為林子軒是這個期間最巨大的作家之一。

這說瞭然一個事理,富有爭議的作品是著名的捷徑,但也要承擔呼應的結果。

國際筆會相稱於作家的結合國,每個國度的筆會中間代表著這個國度的態度。

在國際筆會各分會成員投票之前,林子軒能夠在統統與會者眼進步行一次演講,表達本身的觀點,這是他最後的遊說機遇。(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