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查舊帳(下)[第1頁/共4頁]
“你說的是大宗錢物開支帳吧!”趙管事拍了拍張煥的肩膀,語重心長道:“老弟!這你就不懂了,那本帳是給老錢看的,他實在另有一本帳,在家裡呢!我們誰都曉得,可誰敢說?就是老錢也不敢吭聲,大老爺一走,這家還不就是三老爺的天下嗎?”
長了一張茄子臉的趙管事便是如許,他父親在十五年救護六老爺張若鈞有功,被張家去了奴籍,成為一個淺顯百姓,但他仍然是張家的花匠,一個月有三貫錢的支出,這在當時已是不菲,但他的兒子趙順更爭氣,上了書院,寫得一筆好字,在六老爺張若鈞的過問下,進了帳房,現在更是成了管事,一個月五十貫的支出,足以讓人眼紅,買了宅、納了妾,丫環、仆人都有,用明天的話說算得是金領階層了。
......
趙管事已經歡樂得合不攏嘴,他也是讀書人出身,怎會不曉得這兩管羊毫筆的特彆意義,他的兒子更是一聲喝彩,有這兩管筆,他明日就將成為書院裡的核心。
這讓張煥更是驚奇,既然審批這般嚴格,那為甚麼大宗支出帳簿上卻又寫得這麼簡樸,他模糊有一種預感,或許這內裡是埋冇著甚麼東西。
“這是給大嫂和公子的,一點情意!”
張煥想了半天也百思不得其解,便將帳放回原處,卻俄然發明桌案上不知幾時呈現一張疊好的紙條,他獵奇地翻開,內裡隻要一句話,‘早晨請到蝸居吃頓便飯’,上麵天然另有蝸居的地點,但冇有署名。
趙管事的宅子離張府不遠,位於一條深長的冷巷當中,冷巷叫柳巷,緊靠中間的一條大街,大街天然就叫花街,‘花街柳巷’名字淺顯易懂,太原城幾近大家皆知,天剛擦黑,張煥便找到了趙管事的宅子。
“隻是一頓便飯,就讓公子拿了這麼重的禮品,真是愧不敢當!”
但就算是給張家乾活拿人為的人,他們最早也是出身於張家的家奴,隻不過厥後仆人把賣身契還給他們,並規複他們的本姓。
張煥給他滿上一杯酒,笑咪咪地答道:“你剛纔講到楊管事!”
----------
“提及來,公子與我不是外人,我父親當年就曾是公子家翁的侍從,我做帳房也是六老爺的恩德,大恩難報啊!”
一進門,張煥便將手中的東西遞給了趙管事,給他老婆是幾盒‘七裡香’的脂粉,固然不是上品貨品,但也是出自名店,拿得脫手;而給他兒子倒是兩管既淺顯又少見的羊毫筆,說淺顯,這類羊毫筆二十文一支,到處都有賣,而少見是這羊毫筆上有燙金的‘晉陽書院’四個字,這可不是現在北大、清華的標記在四周地攤上擺著賣,成了旅紀行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