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10)東倭國是(十三)[第1頁/共4頁]
商成笑著說:“現在去東倭做買賣如何能夠賠錢?不但不賠錢,還是大賺特賺。!。就是賺得太多,那些海商一時消化不下,又怕被人瞧出端倪跟著疇昔和他們爭槍,這纔會隔兩三年跑下一趟。”
商成當然明白他話裡的警告意味。現在乞貸的是一群宗室王爺,轉頭投資找礦開礦的就是朝廷裡的文武百官,如果他說的話裡有假,了局可想而知一一發配嶺南的優渥報酬就彆想了,死無葬身之地都是輕的!但他壓根就不畏怕。東倭在汗青曾經號稱黃金之國,最光輝的時候,一座石見銀山的產量就占當時天下白銀年產量的三分之一,其他大大小小的金礦銀礦更是不計其數,隻要清河郡王他們有點耐煩,又捨得費錢,雇人找幾個富礦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何況他出的主張還不是讓他們去東倭做實業開采礦山,而是掐住東倭的經濟命脈。如果清河郡王他們的腦筋充足矯捷,心腸充足暴虐,光這一筆存款的抵押條約,就能讓他們吃百八十年了。隻是不曉得他們有冇有蔣摶的高超手腕……
他話裡話外到處都在流露著一個動靜,東倭國有贏利豐富的買賣,的確讓在坐的人都生起獵奇心機;可他就是句句都不落在實處,實在是教民氣癢難耐。汝陽王耐不得煩,乾脆就在坐椅對商成拱了拱手,嘴裡道:“子達,商伯,應伯,大將軍……我說你說話就不能爽快點?”
~.-~
汝陽王低著頭想了想,說:“……好象大多時候他們都是空船返來的。”又鄙夷地說道,“東倭如許的處所,也確切冇甚麼能夠讓人瞧眼的物事。”
“當然不止兩座。”商成笑道,“不止是金山,另有銀山和寶穴。這些礦山都是富礦,全都不象我們大趙的礦山那樣難以開采。如許的礦山很有好幾座。隻是東倭國的開采技術掉隊,以是這些礦山多數冇如何挖掘。幾位王爺能夠不曉得,東倭海內的金兌銀是個甚麼價?金兌銀是不過一兌七八,銀兌錢更是一兩隻換幾百文。這是因為東倭的冶金技術太差,出來的滿是雜金、雜銀和雜銅。恰是因為這個啟事,從唐朝開端,東倭人就喜好利用我們的製錢。特彆是我們大趙鍛造的製錢,一枚能抵幾枚唐朝的製錢利用,象永寧年間的永寧通寶,如許的銅錢更是一枚能當十數枚數十枚。以是我們大趙的一些犯警販子就從海內運了銅錢疇昔兌換成金銀,返來再兌換成銅錢,這一進一出就是翻幾番的利……”
商成說:“我可冇說他們在壓艙石拆台。我隻是說,這類買賣是有去的冇回的,一來一回就要空跑半趟,還要接受海來往的風險,好象有點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