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老師學生言歸老[第1頁/共3頁]
冇有坐在藍玉這個位置上,就說甚麼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都是屁話。
藍玉是修為境地超凡脫俗的大地仙、大修士,但他不是看淡了功名利祿的脫俗之人,在他的平生中,伴隨了無數的名利興衰,現在要讓他放下,又是談何輕易。
儒家先生勸人安貧樂道,隻因貧賤二字冇有壓在他的肩上。
蕭玄笑了笑,“朕當然曉得,不過朕本身曉得是一回事,教員將此事奉告於朕,又是彆的一回事。”
藍玉輕聲道:“老臣不是張江陵。”
他頓了一下,望向腳下的圜丘壇,感喟道:“此事以後,如果陛下無恙,老臣無恙,我大齊無恙,老臣會上書告老。”
蕭玄悄悄扭轉動手中的三足酒樽,“朕本日所說的這些話,教員早該心中稀有纔是,教員乃是心誌果斷之人,一旦下定決計,等閒不會竄改初誌,以是朕是否說這番話,都不會影響到教員如何去做。”
蕭玄接著說道:“萬國仰大鄭天子,四方頌江陵相公。這是當時的一副春聯,時人將張江陵與大鄭天子相提並論,可見他名為首輔,實為攝政,自古以來,攝政者又有幾人善終?”
藍玉沉默好久,冇有開口。
不是疑問,而是必定。
過了好久,藍玉輕聲道:“現在大敵當前,陛下卻要老臣告老,就不怕自毀長城?恐非智者所為。”
蕭玄安靜道:“內閣之製,始於大鄭太祖天子,當初大鄭太祖廢黜丞相而設內閣,留有兩條祖訓,一條是‘後代有敢言設丞相者,殺無赦!’,另一條是‘六部分理天下事,內閣不得侵’。故而內閣本無宰相權益,隻因在宣宗時,六部尚書連續入閣,六部之臣不得不服從於內閣,內閣這纔有了宰相之實,自此以後,內閣首輔多兼任吏部尚書之職,行宰相之事。及至神宗年間,張江陵出任內閣首輔,又大不一樣,此時神宗天子初登帝位,權位不固,張江陵先以天官和帝師之尊把持朝政,繼而以考成法挾製六科,以六科監察六部,以六部考查處所,最後把持百官,統統軍政大事皆由他一人而決,乃至於首輔均旨更甚於天子聖旨,如此之權益,又豈是宰相二字能夠包括?”
藍玉彷彿不想再恪守君臣之道,直言問道:“那麼陛下是想往大了說,還是往小了說呢?”
這句話一樣是必定,而非疑問。
以淺顯人而言,他的春秋的確能夠算是垂老邁矣,但如果以一名地仙大修士而言,他不算老,就算再做六十年內閣首輔也綽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