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洛水河上說草原[第1頁/共3頁]
白叟從孩子手中拿過荷包一看,公然滿是承平銅錢,喃喃道:“這位公子是好人呐。”
徐北遊淺笑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白叟問道:“那公子此行是要去哪兒?”
白叟苦笑道:“我們不過平頭百姓,哪能曉得那些將軍們是如何想的。”
銅錢有官鑄和私鑄之分,凡是官鑄銅錢能夠頂好幾倍的私鑄銅錢,在大齊的官鑄銅錢中,以黃龍銅錢最是金貴,銅八鉛二,五百文便能換一兩銀子,其次便是承平銅錢,銅六鉛四,七百文換一兩銀子,再次是承平銅錢,銅四鉛六,一千文換一兩銀子,至於那些銅二鉛八的私鑄銅錢,要一千五百文才氣換到一兩銀子。
“銀子!”孩子下認識地嚥了口口水,他長這麼大,還冇見過銀子是甚麼模樣呢,隻聽人家說白白的,亮亮的,能晃人眼。
徐北遊稍稍驚奇:“現在承平亂世,草原蠻子的馬隊還敢興風作浪不成?”
“砍頭!”孩子唬了一跳,又問道:“既然要砍頭,那為甚麼還會有人去做買賣呢?他們不怕死嗎?”
孩子見有人上船,揉了揉惺忪睡眼,用一雙滴溜溜轉的眼睛獵奇地張望著徐北遊。
“對,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瞧老夫我這記性。”白叟拍了下額頭,說道:“想必公子去過很多處所吧。”
天矇矇亮,徐北遊揹著劍匣單獨走在洛水之畔,正值肅殺春季,越是鄰近陝州,越是能感遭到天高地闊,身處此中,越是能感遭到本身之纖細。
說話間,渡船已經來到對岸,這兒已經能夠算是陝州地界,徐北遊下船後,又從懷裡拿出一小袋銅錢丟給孩子,道:“白叟家,我曉得端方,渡船要等人滿以後纔會過河,此次你隻渡了我一個客人,說到底還是我占了便宜,這便是補給你的船錢。”
“他們當然怕死。”徐北遊淡笑道:“可財帛動聽心,隻要做完一票買賣,便能有成百上千兩銀子的收益,這但是普通人家一輩子也掙不到的銀錢。”
說話間,白叟哈腰就要從孩子手裡拿過荷包還給徐北遊,可一哈腰的工夫,再轉頭,卻發明已經不見那位公子的身影。
白叟輕聲感慨道:“一看公子就是個見過大世麵的人,當年有個遊學讀書人過河,跟老夫說了一句文縐縐的話語,叫做……叫做讀甚麼書不如行多少路……”
孩子趁著白叟愣神的時候,從白叟手裡搶過荷包,翻開一開,驚奇啊了一聲,從內裡拿出一枚銅錢,歡樂道:“爺爺你看,是承平銅錢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