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世間已無徐北遊[第1頁/共3頁]
關頭在於,誰是那道驚雷。
吳誥坐在正中的大案後,畢竟是為官多年之人,養氣工夫了得,這類時候竟是閉上雙眼養神,劈麵前的一副亂象不聞不問。
遵循大齊律製,行營掌印官並非常設官職,因事而設,事畢即撤,始於當年的大齊太祖天子南征蜀州時設立的三大行營掌印官,有節製處所三司和禁軍都督之權,統轄處所政務和軍伍大權,大齊立國以後,行營掌印官被悉數裁撤,待到承閏年間的三藩之亂時,複又重新設立,戰後再廢。
在厥後的百年之間,大齊朝廷共是陸連續續設立掌印官近十人,所屬行營也不再範圍於最早的江陵、劍閣、陝中等三大行營,待到天弘年間,各地民亂四起,又有海上寇匪、西北草原、北國土蠻、東北後建等勁敵虎視眈眈,故而天弘帝蕭載厚設立江都行營掌印官、北都行營掌印官、中都行營掌印官、錦城行營掌印官等四大掌印官,又以江都行營掌印官最為權重,職位最高,放眼全部朝局,也是舉足輕重,其人選更是入則為朝廷顯官,出則為一方軍政之首,時人稱之為“文帥第一重擔”。
正所謂民氣似水,民動如煙,明眼人都清楚,現在的天下,早已是民氣動搖,隻差一聲高山驚雷,揭掉這個所謂承平世道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便是真正的亂世到臨。
又因新皇年幼,冇法親身措置朝政,故而由首輔韓方為首的內閣四大臣為顧命大臣,又有太後孃娘垂簾聽政,共同掌控朝局。
如果他冇記錯,吳虞的父親,便是在齊州為官。
值此新君即位之際,江南卻複興民亂,使得這位坐鎮江南的江都行營掌印官焦頭爛額,在官邸調集部屬,堂議平叛之事。
現在的江都,一樣是大不一樣,現在坐鎮此地的是一名掌印官,具有節製江南數州之地的大權,其下轄區處江都以外,還包含江州、湖州、南州、齊州等地。
徐北遊望著這位正在閉目養神的掌印官正臉,清逸風騷,固然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但還是可貴的美女人,讓徐北遊不由想起了阿誰與這位封疆大吏同姓的女子。
這個事理,所謂的明眼人明白,身在局中的天潢貴胄和袞袞諸公,也明白。
不過這些都與神遊於此世之間的徐北遊無關,他就是一個過客,隻能看,不能說,更不能做些甚麼。
現在的江都行營掌印官姓吳,名叫吳誥,出身於齊州吳氏,乃是世代官宦人家,其曾祖官至東閣大學士,拜相入閣,其祖父官至江州佈政使,其父曆任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左都禦史等職,其叔伯兄弟也都有大小官職在身,在他這一輩中,以他官職最高,坐鎮江南,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