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聽聞孫神醫常常哭泣[第1頁/共3頁]
很多鄉間百姓也從家裡拿了雜糧到縣中去換羊下水,不過幾升糧食,便能換來整整一擔。
作坊裡乾活的都是一些本地的鄉間農戶,還未入冬之前便登記好了人選,秋收過後交了稅,再過幾日便清算行囊進城乾活去了,管吃管住,報酬也還算不錯。
前麵就是一排的門臉們,開著鋪子,出來有個小院,歡迎高朋以及主子雇工們的寓所,前麵另有一個大院,是仆人家餬口的處所。
那段時候剛好趕上伊吾一條木軌道通了,那邊很多牧民聽過往的商賈說常樂縣這邊的羊肉代價高,這縣裡頭又有羊絨作坊收羊絨,又有罐頭作坊收羊肉,代價都很公道,因而那段時候便有很多牧民趕著羊群平常樂縣這邊來了,若非如此,本年這常樂縣中的羊肉代價還得稍高一些。
“常樂常樂,現在這常樂縣,纔算是應了這常樂之名。”
“大略又在那縣衙裡頭算賬。”
亦有伊吾那邊的商賈前來常樂縣做買賣,首要就是賣糧食和賣鐵的多一點,因為他們聽聞常樂縣這邊的糧價鐵價相較伊吾本地要貴出很多。
除了罐頭作坊,常樂縣中另有一個燻肉作坊,每天一樣也收很多活羊,有大量的羊下水需求措置。
“那孫神醫真乃神仙下凡!”
這個夏季的常樂縣,家家戶戶都在吃羊雜,街上的食鋪也有賣羊雜的,甭管是多麼三大五粗的男人,一文錢管飽,另有城裡頭那些個大大小小的作坊裡的食堂,根基上也都是日日都吃羊雜,偶爾再搭配點彆的,就連那縣衙裡頭,每天那三頓飯當中,也有一頓飯必然是吃的羊雜。
這麼多罐頭,究竟要賣到那裡去,這確切也是一個題目啊。
茶葉行地點的這條街現在也是變了一番模樣,房屋大多都是補葺過的,也有一些是拆了重修的,格式款式大同小異。
現現在從那高昌城通往敦煌的木軌道剛完工, 從敦煌通平常樂縣的那一條則已經修了大半,從常樂到晉昌那一段, 早已經投入利用很長時候, 從晉昌到伊吾那條木軌道早前也已經通了。
“言是要修溝渠,何如錢帛不敷。”
“孫神醫因何抽泣?”
“……”
食鋪這邊,世人說著說著,又提及了那種牛痘一事。
大冷的天,商賈行人們坐在同一家食鋪的火炕上,甭管是那天南海北的,隻要說話能通,那就都能說得上話。
“現在龜茲焉耆等地皆種牛痘。”
入冬那會兒,羅用便讓人大肆收買羊肉,那真真就跟一個無底洞普通,有多少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