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木棉紅

“破例”主任的故事[第1頁/共1頁]

“例外”用車

“例外”訂報

近年來,廣州軍區“白台山豪傑團”已持續3年被個人軍評為訊息報導事情先進單位,前後有6名報導員入黨、建功,4名報導員考出院校學習;政治處主任劉濤也被大師尊稱為“例外”主任。上麵講的就是“例外”主任的幾個“例外”故事。

“例外”交友

“訊息報導事情也是團隊扶植的一個首要方麵,再窮不能窮報導!”這是劉主任抓訊息報導事情的一項“過硬”辦法。客歲11月尾,軍隊為構造訂閱報刊,因為政工費吃緊,一做事發起給報導組少訂點報刊。劉主任果斷反對,說:“報刊是體味上麵報導靜態的一個首要渠道,經費再嚴峻,也不能緊報導組訂報刊。”在他的支撐下,政治處一共給報導組訂了《束縛軍報》、《兵士報》、《訊息與成才》等8種報刊,供報導員停業學習利用。考慮到報導員補助少破鈔大,劉主任又“例外”規定,凡是報導員用於寫稿投稿的信封、稿紙、墨水、車票均要酌情予以報銷。這些“暖心”的辦法,大大激起了報導員的寫稿主動性。本年第一季度,他們已有近50篇稿件被多家省級以上報刊、電台采取。

黨的十五大召開期間,正值該團田野駐訓。報導員陶偉強寫了一篇反應團隊官兵當真聽取黨的十五大陳述的稿件,但苦於交通不便,又離郵局太遠,稿件竟一時發不出去。劉主任見狀,拿出30元錢對小陶說:“這類稿件時效性很強,你頓時去郵局,電話傳稿。”此時,劉主任見天氣已晚,考慮到駐訓點冇有大眾汽車,便叨教團首長,例外把常委公用車派出,與小陶一道去了郵局。

“非論是乾部還是兵士,不管資格深淺,我都要和他們結成密切的‘筆友’。”3年來,劉主任前後與15名報導員結成了“忘級交”,常常操縱課餘之便和他們一起侃線索、提煉報導思惟,幫忙他們點竄稿件。兵士李桂豐是一營的專業報導員。一天,他體味到兵士王曉的父親不遠千裡從故鄉帶來了一捆400餘元的冊本,捐贈給了連隊。李桂豐感覺這是一個好線索,頓時采訪、寫作,成稿時已是熄燈時候了。但他感覺另有些處所不對勁,便想到了去找“筆友”劉主任。劉主任看著吃緊忙忙趕來的小李,問清啟事後披衣下床,和他一起加班到深夜,直至把稿件改好。

推薦小說:

綜武:老子天下第一 |  道途神尊 |  日久深擒:總裁的完美追捕 |  至尊神王1 |  娛樂:交換人生,哥真不想當頂流 |  異界最強戰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