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如歌

第四十章 小子妄言三相,數變法之遺禍[第3頁/共5頁]

趙瑗和史浩不由讚道:“韓將軍胸懷廣博啊,真乃大丈夫也。”

“王爺,我冇說太祖的不是,時移勢移,太祖立國亦是以武立國,先滅後蜀,再滅南唐吳越,也是功高蓋世。但是太祖壯誌未酬,太宗繼太祖遺誌,可惜功敗垂成。我大宋北有大遼,西有西夏,吐蕃,可謂勁敵環顧。一向冇有收回燕雲十六州可謂我大宋的遺憾。我大宋缺馬,馬政卻一向冇有效果。更兼抑武揚文,百年間防備不足,打擊不敷。名將隻要守土之能,卻無開辟邊境之神將。此亦為二因。三則政堂不清,想我大宋初年,名相如雲,趙普,寇準,晏幾道,韓琦,富弼,文彥博……”

“光世,不要總拿太祖說事,舊事已矣,你隻說今後該如何辦?”趙瑗攔著張曜宗的話頭。

“太祖曾言共士大夫共治天下,天下群臣方能以天下為己任,萊國公(寇準)更敢直犯龍顏指責天子不是,及至王安石,小人當道,壞我百年君子之道。再至徽宗陛下,蔡京,高俅,童貫更不能言為君子,蔡京雖有茶法鼎新,歲增財賦。然蔡京更謀私利。高俅更是嫉賢妒能,童貫欺上瞞下,一宦官竟然封王,除晚唐寺人之禍時,古未有之。宣和四年,攻遼失利更以百萬貫從金人手中贖下燕京,妄言大勝,曝己短於金人,招致後禍,此皆王安石開任用小人先河而至。”張曜宗點出王安石的弊端。

“至於溫國公,雖申明顯赫,但從未曆處所主政值守,空談不足,實乾不敷。更兼開元祐黨爭之先河。毀安石公數年心血於一旦。我西軍瀝血所得安疆、葭蘆、寶塔、米脂四寨司馬光竟然割讓給西夏。此為大不智,更難言名相。”張曜宗越說越憤恚,司馬光為了反對而反對,得了四寨竟然等閒還給西夏,的確是弱智。

“王文公‘夫合天下之眾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有財而莫理,則阡陌閭巷之賤人,皆能私取予之勢,擅萬物之利,以與人主爭黔黎,而放其無窮之慾,非必貴強桀大而後能。如是而天子猶為不失其民者,蓋特號罷了耳。雖欲食蔬衣敝,蕉萃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給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猶不可也。但是善吾法,而擇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財,雖上古堯、舜猶不能毋以此為先急,而況於後代之紛繁乎?’罪全百姓而仍然未成。”張曜宗說的也有些口乾,喝了一口香茗,暗香入口,分外舒暢。

推薦小說:

惡毒女配翻身記 |  陷入純情:Boss溺寵小丫頭 |  大睚眥 |  冷梟難惹:奇葩隱婚 |  遠古生活實錄 |  夫人說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