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 送彆[第1頁/共4頁]
賀逢聖居家節約,曾在夜間捕獲一入室盜賊,賀逢聖並未將其定罪,而是好言好語相勸,其人後再無盜竊之事產生,村夫無不平氣賀逢聖的為人。
“撫帥過譽,雲毅不過幸運罷了。”
還冇有等揣摩過來,一個聲音已經傳來:“那位英姿勃發少年將軍,莫非就是力斬劉香,一怒光複台灣的丁雲毅丁項文嗎?”
丁雲毅正想告彆,俄然看到一個衙役急倉促過來:“兩位大人,新任福建巡撫張肯堂張撫帥到了!”
自從結婚今後,幾人向來都是聚少離多,此次出征,她們趕來送行,可當著那麼多弟兄麵前,他卻冇法和她們說聲“再見”......
兩人走了一會,張肯堂隻問了些台灣的風土情麵,絕口不說彆的,等聽著丁雲毅光複台灣顛末,幾次點頭:“台灣者,自古以來皆與大陸密不成分,原稱東番。本朝太祖年間,因有北方蒙古威脅,又鑒於元朝用兵日本、占城失利,以是太祖偶然向外洋運營,把朝鮮、日本、大琉球、小琉球等均列入不征之地。成祖天子繼位今後,對外洋采納主動政策,因而有鄭和七下西洋盛事。三寶寺人到過台灣北部的雞籠、西海岸的北港,又到過南部的打鼓及東海岸的蘇澳,然後遠徒南洋。嘉靖年間,俞大猷追擊海寇林道乾到澎湖,林道乾再逃入台灣。林道乾遠走今後,澎湖的駐兵撤去,複設巡檢司,萬積年,倭寇出兵進犯朝鮮,並有擾亂台灣雞籠、淡水的動靜,因此朝廷在澎湖設兵戌守。萬曆二十五年,朝廷又在澎湖增設遊兵,春、冬二季汛守。萬曆三十年,倭寇進據台灣西部。福建浯嶼營將沈有容統舟師抵台,大破倭寇,泊舟大員處所。番人酋長率數十人來叩謁,獻鹿饋酒。此役陳第隨軍,寫了一篇《東番記》,逼真地描述了台灣。萬曆四十五年,倭寇進犯澎湖龍門港,因而明朝廷又在澎湖增設衝鋒遊兵。明朝嘉靖、萬曆以來,是以就國防而言,台灣與澎湖已不成分,澎湖與大陸已不成分......”
天啟年間,魏忠賢擅權,天下各地紛繁為他建生祠。魏忠賢對賀逢聖說:“各省直建生祠,惟貴鄉湖廣實無功德。”賀逢聖答道:“此處所事,非某所敢知。”魏忠賢又說:“聞上梁文是先生大筆。”賀逢聖正色言道:“作文借銜,固俗態,逢聖待罪經筵,不能走筆數千裡外為彆人署紙尾。”
“項文,本撫是很看好你的。”張肯堂淡淡隧道:“我們這些當臣子的,當為朝廷經心極力,不成一日怠慢,當殫精竭慮纔好。我傳聞鄭芝龍的泉州幫權勢大,厥後又傳聞福建出了個澎湖幫,以你項文為首,我心甚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