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3頁/共4頁]
“武先生真是痛快之人,蕭某隨口相詢,武先生倒是問一答三:你便不問一下蕭某準你上門拜見,所為何事麼。”
後代穿越前,蕭銑看過一篇文章,說西方國度的煤炭資本采儲比常常在三四百以上,也就是說目前已經勘察發明的儲量,除以每年的開采速率,起碼要三四百年纔會挖光。而國朝的采儲比是70~90,也就是說如果不發明新煤礦的話,現有的煤礦70~90年就挖光了。這和一刀切的形同當代包稅製的承包費軌製,是不無乾係的。這類軌製,隻會養出不計采儲比的煤老闆和疏忽休漁期撒斷子絕孫網的漁船船長了。
賓主落座奉茶,蕭銑開門見山便問:“傳聞武先生在幷州是做木料買賣的?自古聽聞秦隴河東大木著名,秦漢六朝,宮室無不以秦隴河東大木為梁柱,倒是門奇貨可居的買賣。”
蕭銑聽著,大抵有了一個體味——軍人彠做木料買賣的法門,不就是和後代那些套國有資本型財產來運營的體例差未幾麼?比如一個煤老闆,勘了一塊小煤礦,儲量代價兩個億;然後高低辦理,特彆是辦理國土資本局的人。讓官方出標底,感覺這塊礦就值五千萬標底。然後再搞一把要預繳高額押金的告急招標,招標檔案出來到開標隻要一天半天的那種,那麼好幾億的煤礦幾千萬也就承包到手了。隻不過回到一千四百年前後,軍人彠是找處所上掌管田畝賦稅的官員,塞錢塞東西後把朝廷山澤的寶貴木料的數量低估,然後低價承包給他。
“某一介販子,有幸結識了蕭郎君,又得蕭郎君相招,定然是有效得著某的處所了。既如此,怎敢不經心極力,揭示某營商之不易,也好教蕭郎君知我本領。此時如果拿捏不說,隻怕蕭郎君轉頭便另請高超了吧。”
“蕭郎君此言倒是無謂了。武某也是冇有體例,一限於本錢,二限於人脈,少不得鋌而走險。韓非子尚且曰‘悠長善舞,多錢善賈’。如果有端莊謀生,本錢充沛,武某又豈有做不得的。”
次日醒了酒,辰時末刻,便有府高低人稟報蕭銑,說是有一個自稱幷州販子軍人彠的人,拿著仆人賞的帖子上門拜訪,已經迎入內堂候著了。蕭銑也不拿捏,清算了一番便出去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