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遊戲競技 - 三國全史:全兩冊 - 二十二、給想做的事找理由

二十二、給想做的事找理由[第1頁/共4頁]

張魯固然沉淪於道術,但向來不敢有易世自代的設法,啟事與此有很大乾係。劉備進入益州後張魯與部下會商將來前程,一部分人以為應當跟隨劉備,張魯活力道:“甘願做魏公的仆從,也不做劉備的來賓!”李伏說,張魯說這番話是他親耳所聞,據他察看張魯說的時候言辭誠心,完整發自內心,申明他對薑合的話完整佩服。漢中內附後薑合到了鄴縣居住,可惜已經病故。李伏說他曾把薑合的預言跟一些靠近的人多次講過,隻是機會未到,怕不應時宜,以是冇有公開,現在看到吉祥頻現,日月已至,上天有命,故而講了出來。

這時,左中郎將李伏也上書說了一件事。

連綿400餘年的大漢王朝終究結束了,它不但在中間被分為兩段,並且在最後的數十年裡墮入分崩離析,天子耐久成為傀儡,政權成為安排,這一次改朝易代確切是“天命所歸”。

延康元年(220)10月,魏王曹丕來到曲蠡,此地在許縣東南。一邊說不敢當,一邊又誇獎、表揚那些上符瑞和上書的人,曹丕的態度看似衝突,但一點兒都不衝突,處在這場風潮的旋渦中,獻帝如果連這都看不明白,那就白活了。

言論陣容已經造了起來,“實際事情”也籌辦好了。

看到也冇人反對,獻帝隻好下詔:“我在位已經32年了,正遇天下動亂之時,幸賴祖宗之靈才危而複存。但是我仰瞻天文、俯察民氣,無不看到劉氏的氣數已儘,天命將歸於曹氏。前魏王已經樹起了神武之績,現魏王又光曜明德以應天下等候,這是曆數的昭顯和明證,應當信賴。大道的運轉天下為公,要選賢予能的人,唐堯冇有傳位給他的親生兒子因此名播無窮,我對此非常戀慕,現追繼堯典,禪位給魏王。”

不管“民意”如何強大曹丕就是不承諾,勸進表累計遞出來了19次,被曹丕采納了19次。

更加可貴的是,經曆1800多年的風風雨雨“三絕碑”仍得以儲存,它們現在存放於河南省臨潁縣繁城鎮的漢獻帝廟內。

黃初元年(220)11月1日,魏文帝曹丕下詔分河內郡山陽縣1萬戶奉邑給漢獻帝劉協,封他為山陽公,劉協的四個兒子被封為列侯。漢室統統的諸侯王一概降為崇德侯,宗室原被封為列侯的一概降為關中侯。魏文帝規定山陽公在封地內能夠利用漢朝的正朔,也就是不必采取黃初的年號以及呼應的曆法,以是建安作為年號並冇有完整消逝,劉協在山陽又用了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