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舌戰群儒?[第1頁/共3頁]
徐庶的話讓張昭一陣啞然,這明擺著說他是睜眼瞎,但是他卻無從辯駁。
“元直兄旅途勞累,不如先行歇息一夜比及明日再去拜見吳王如何?” 周瑜彷彿想起了甚麼,回身對著徐庶扣問道。
“蜀王仁義,天然不忍心篡奪同宗兄弟之基業,現在楚王立劉綜為世子,以蔡瑁為大將軍幫手。
君等聞蜀王出兵,就在此肆意嘲笑,大談道義,莫非諸位都健忘前孫將軍是如何折戟沉沙的嗎?”
“先生請隨末將來……”
本身臨時試上一試,就看看接下來到底如何?
徐庶毫不客氣的把孫堅給搬了出來,這話就是奉告他們,你們東吳與荊州纔是世仇,而他們蜀國隻是為了天下江山罷了,步騭聽聞,暗自低頭,沉默無語。
呃?
“嗬嗬!在某看來,蜀王謙虛仁義,大愛忘我,如果大王真想侵犯陛下,豈會授人以柄?此事就連三歲孩童都能明白,就是不知江東子布為何閉眼不聞!”
“公謹兄此言不當,吳王既然在五鳳樓等待鄙人,庶天然不敢托大!還是先公後私吧,正所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嚴峻,爾隻會尋章摘句,倒是世上那些迂冬烘士的所為,哪能夠依此興國立事。
然蔡瑁雖勇猛水戰,卻不負忠心,如果楚王一旦駕鶴西去,此賊必將挾世子以令荊州,到當時,全部荊州將會聽蔡家之言!
這事情應當不會這麼偶合吧?
“某乃江東小人物張昭,早就聽聞先生棄劍從文,半路出山,卻不知可有此事?”
徐庶倒是毫不懊喪,臉上乃至帶著躍躍欲試的切磋之色,心中倒是狂呼,寧先生真乃神人是也!
古有躬耕莘伊尹,垂釣薑子牙,另有張良、鄧禹等名流高人,這些人皆是典範論著。
……
“哼!先生所言皆是胡言亂語,強詞奪理,全不是端莊之談,我等儒門弟子,明聖賢之智,究治國之策,敢問先生有何典範之論?”
何況,豫州曹操早就對荊州垂涎三尺,詭計陽謀,明說暗說,猖獗之心儘人皆知,不知如果曹操起雄師南下,那蔡瑁又會如何?”
“如此,鄙人就等待吳王召見!”
麵對徐庶的詰問,嚴峻低頭沮喪地無以作答。……
遐想春秋戰國之時,蘇秦佩六國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豈是戔戔辨士能夠相提並論的!
彷彿,步騭已經看破了諸葛亮與徐庶的企圖。
……
“現在荊州楚王命在朝夕之間,聞聽蜀王起雄師與涪陵,兵鋒直指武陵郡,今又遣先生來我江東,不知蜀王作何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