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暫且離去[第1頁/共3頁]
“我軍與孫權,雖為聯盟,實則是各懷鬼胎罷了,周瑜大智若愚,實則心中亦是早有籌算,吾之前已然佈局結束,意欲送一件大功與周瑜,有了周瑜這件大功,擊破曹操後,我軍方能在荊州獲得一席之地,而諸葛亮不知江東內部樞紐,冒但是來,又智計非常,一旦奪了周瑜大功,則之前數次運營,儘皆成空!”
但劉封這一戰以後,已然是在江東水軍當中名聲大噪,世人皆是期盼其下次開戰能獲得何種戰果,而諸葛亮乃是謀士,並非能夠上疆場批示殺敵之人,最讓周瑜心中無法之事,便是劉封已然定下戰略,此時卻並未奉告周瑜詳情,周瑜亦不知劉封之前埋下何種伏筆,雖是仰仗其過人才乾亦是能夠猜得一二,但劉封一走,貳心中便覺不甚安穩。
很久,甘寧麵上終究換上一副剛毅之色,轉向劉封麵前,沉聲道:“寧此番所獲之功績,皆因子威將軍所賜,自那日回營以後,淩統與寧,亦是並無之前那般悔恨,定是子威將軍曉之以理,方纔氣有如此結果,寧此番若能助將軍完成此事,亦算是報恩之舉,故將軍儘管放心拜彆,寧定當極力!”
“依子威之見,劉豫州此舉倒是何意,我與子威這些光陰策劃戰略,共退勁敵,共同非常無間,此時如果換了諸葛孔明前來,吾恐江東眾將並不能當即便對其佩服,何況那諸葛亮並非能征善戰之將,若隻是在這寨中運籌帷幄,怕是無甚感化……”
但劉封聽罷周瑜之言,卻並未說出周瑜心中所想之答案,劉封淡然一笑,道:“諸葛亮與封,皆是父親麾下之臣,非論何人,都可代表父親情意,且諸葛亮乃是大才,如果他來,公瑾便遵循諸葛亮之意行事便可。”
“我如果留下戰略,難道是藐視了諸葛先生之才?在其位,謀其事,公瑾還是待諸葛先生到了,再與他商討戰略也罷,父親催促甚急,待吾歸去清算行裝後,再來與公瑾與諸位將軍告彆!”
據那手劄當中所言,諸葛亮本日傍晚便會趕到,劉封未及細想,便手持手劄前去拜見周瑜,見了周瑜,劉封並未幾言,隻是將手劄呈與周瑜,周瑜一看心中內容,麵色便是有些古怪起來。
劉封彷彿早已曉得甘寧心中所想,並不孔殷,卻隻是冷靜等候甘寧迴應。
孟瑤對劉封已然有了不淺體味,心知劉封一心不肯退出此戰,定然不會因那一點軍功原因,其心中定然有所考慮,這纔對諸葛亮來此替代心中非常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