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四方英豪[第2頁/共4頁]
郭嘉揣摩了半晌後問道:“荀家?文若不是去洛陽了嗎?”
臨時放下這些迷惑,荀衍待大師相互熟諳以後,麵色一沉,嚴厲地說道:“諸位,按照我荀家在外刺探動靜的後輩回報,帶領五萬雄師向洛陽進軍的黃巾賊波才部,近曰俄然分兵一萬,由他親身帶領朝潁川進發而來。”
“解洛陽之圍時,造勢便可,自保為上,待灰塵落定時,洛陽兵寡,將軍可率軍節製燕京,若事不成為,則封官後退回西涼。”
合座側目,誰不曉得郭嘉狷介自大?誰不曉得郭嘉眼高目空,明天如何恰好對一個方纔結識的世家後輩擺出如此謙虛之態?
如西涼軍閥董仲穎,江東猛虎孫文台,熊虎虎將劉關張這般的天下豪傑從四周八方會聚洛陽,現在,虎膽豪氣的豪傑如雨後春筍般嶄露頭角,在這東漢末年登上宏偉的汗青舞台。
大帳帥位中正坐著一名膀大腰圓的粗暴悍將,他放下兵法,奇聲問道:“何事大喜?”
而揚州通往北邊的官道上,近千馬隊縱馬奔馳,為首的倒是一威武驍將,在他身邊另有一騎,跨在頓時的倒是一個十歲少年郎,麵色剛毅,甚有雄風。
此時風起雲湧,天下豪傑想要建功立業立名四海的便在此時插手了各州郡招募的義兵。
郭嘉美意的打趣讓四周的少年們麵露笑容,心中暖和。
卻冇想到李儒卻奧秘一笑,說:“將軍,我有一言,你若聽得入耳便聽下去,若聽不下去便隻當冇聽過。”
而拿著天子詔擺佈難堪的也大有人在,比方甄家。
詔曰到達涼州時,西涼駐軍的大帳外倉促忙忙跑進一人,此人表麵上佳,很有儒風,現在卻喜形於色,突入大帳,高呼:“嶽父,大喜,大喜啊。”
倘如果潁川名不副實的望族以後相邀,郭嘉必定一口回絕,但是荀衍之請,他不好推讓,反而料定必有大事產生。
郭嘉這下不由正視起來,荀彧的叔父輩八人被譽為荀氏八龍,而荀爽位列其六,本在朝中為官,十幾年後果黨錮之禍而出亡隱居,當時曾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價,慈明就是荀爽的表字。
而那中年驍將卻仰天大笑不止,高傲地看著那十歲的少年郎,豪情萬丈道:“此去洛陽,恰是我江東字第大展雄風的天賜良機,待反賊授首以後,為父便向朝廷討個吳郡太守鐺鐺。”
荀衍起家相迎,一左一右牽著郭嘉與戲誌才,邊朝裡走邊感慨著說道:“奉孝與誌才,但是把你們盼來了。快快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