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有容乃大[第2頁/共4頁]
對於張肅造反的事情,早有定論和措置定見,郭嘉也不想再提舊事,與張鬆開誠佈公傾慕一談,相互不計前嫌。
第二個部分便是禦史台,由修齊治平四人任職,執掌監察之權。
聽完郭嘉的解釋,蔡邕也恍然大悟,他隻曉得張鬆是益州士子,卻不體味張鬆的家屬做過甚麼,郭嘉所言聽起來危言聳聽,可細細一想,也不無事理,郭嘉在,益州還能處於穩定,郭嘉若不在,除非有梟雄橫空出世,不然益州就會墮入水深熾熱當中,最後遭難的,還是百姓。
又過了半個月的時候,閱卷的事情終究結束了,戲誌纔等人也都按照答捲上的表示分出了凹凸之彆,從中提拔出了近四百名流子,隻留下了秦宓,張鬆,彭羕三人,這三人有資格進入益州府仕進,其彆人都會分撥到處所上去。
在正式將提拔的官員派去處所前,郭嘉已經從戲誌才口中得知了張鬆的環境。
現在郭嘉在成都的大將軍府中,權力機構有兩個部分,第一個便是益州府,統領益州全境軍政事件,在內任職者以戲誌才和徐庶為首,甄儼,甄堯,秦宓,張鬆,彭羕,蕭仁,蕭義。名義上固然是如此,但實際上軍事決定都是由郭嘉親身點頭,而蕭仁與蕭義因為執掌親衛軍,就任位而言,也在益州府當中。
“蔡公,張鬆的事情我會妥當措置,我不需求他為我儘忠效力,終有一天,我會與諸侯們稀有不儘的存亡大戰,我若兵敗滅亡,也不但願跟隨我的文武也落個不能善終的了局,他們能為天下百姓極力,能為百姓出一份力,在我部下和在其他諸侯部下效力,實在都一樣。張鬆,隻要他安循分用心胸百姓而做事,我是不會決計架空他的,我用人原則很簡樸,任人唯才,張鬆能夠暗中恨我,乃至能夠單獨來刺殺我,隻要彆煽動百姓跟著他走上不歸路,彆把他小我恩仇牽涉到百姓身上,我仍然敢用他,但是他如果做出為禍百姓之事,張肅的了局,隻是一個警告。”
蔡邕一聽這個,有些心煩意亂地沉聲道:“自兩年前就擱置了,還不是你乾的功德。”
郭嘉親身訪問過張鬆,此人其貌不揚,乃至能夠說是醜惡,但神采氣度倒有大師風采,榮辱不驚,言談舉止落落風雅,麵對郭嘉時坦言兄長造反之罪並非張家本意。
這實際上是和西漢初年承秦製的丞相,太尉,禦史大夫是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