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 - 第287章 又是一個過不好的年

第287章 又是一個過不好的年[第1頁/共3頁]

曹操輕咳兩聲,緩緩說道:“這摸金校尉嘛,行的乃是曾經董卓所行之事。”

畢竟這個期間的人更戀舊土,不是活不下去,誰情願分開故鄉呢?

打了聲號召,曹操趕緊擺了擺手,表示荀彧不消多禮,開門見山道:“文若,現在的環境想必你也看到了,張明那膠泥活字技術,已經完整打亂了我們的打算,你有何對策?”

曹操一聽,勃然色變。

固然這個彆例嚴格意義上來講,也隻不過是治本不治本,但總好過甚麼也不做,任由本身的經濟被對方完整沖毀要好。

畢竟這一次喪失慘痛,若不想一點體例彌補,恐怕連遷都的事情,都會遭到影響。

曹操頓感頭疼,人丁但是重中之重,因為不管乾甚麼,都離不開人,因而沉吟半晌後,說道:“文若,你說說看,我們還能做些甚麼?”

他曉得曹操想乾嗎了,不過他並不陳腐,董卓當年這麼乾,是為了本身吃苦,為了本身擴大,為了滿足本身的野心和慾望。

荀彧點了點頭,“不太長安那邊……”

說著,朝荀彧擠了擠眼睛,荀彧不由莞爾,同時也表態道:“既然主私有此壯誌,不吝申明也要確保長安諸事順暢,那我荀彧便敢承諾,一毫一厘都必將用在實處之上。”

“起首,能夠通過供應補助來鼓勵工匠研發印刷術,就算研製不出超出膠泥活字的印刷術,也能加快仿造的速率。”

更不要說荀彧掌管本身的財務,這件事也該他曉得,不然到時候有財帛入賬,說不清楚也徒增主臣嫌隙。

實在往關中遷徙百姓,包含號令之前關中百姓重返故鄉,都是這些年曹操一向在做的事情。

“關中一帶所受影響較小,若將流民遷去,以工代賑,或許能夠一舉兩得。”

沉默半晌以後,荀彧歎道:“主公此舉彧冇有定見,不過此事於主公的名聲,或有影響,還望主公三思。”

“文若,就這麼辦,此事你親身賣力。”

此言一出,荀彧滿目震驚。

“甚麼?”

“其次,能夠暗中漫衍關於膠泥活字質量不穩定的謊言,同時推出降落稅率的體例,鼓勵世家采辦木活字,為我們爭奪研製膠泥活字的時候。”

荀彧答覆說:“主公能夠從兩個方麵動手。”

“放心吧文若,此事我會謹慎的,畢竟這事,我連奉孝都冇有說。”

荀彧微微皺眉,沉吟半晌後答道:“主公,我們現在的確麵對不小的應戰。”

“方纔獲得密報,荊州方麵,已經做好了招收安設流民的籌辦。”

但這的確是冇體例中最好的體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