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傳播文明[第1頁/共3頁]
楊任咬牙道:“劉琦公然狡計多端,殺我兄弟,此仇豈能不報?不如燒了堆棧城池,往米倉山退至巴中,結合夷人報仇。”
張魯見劉琦唇紅齒白,邊幅儒雅,隱然竟有帝王之氣,心中暗驚,抱拳道:“鄙人久守漢中,不善治政,謹以祖上所傳《太玄經》治民罷了,將軍若取漢中,吾自當謙遜,但眾弟子無所歸處,願聞將軍治教高論。”
“這……”劉琦的打算,已經超出楊鬆的認知和權限,愣了半晌,抱拳道:“茲事體大,鄙人還要稟告師君,再做決計。”
劉琦又道:“實在張魯傳道,勸人向善,我並不反對,漢中十餘萬百姓受其恩德,安居樂業,路不拾遺。當今亂世,也唯有家父能做到如此程度。”
次日還在躊躇之時,沔陽傳來急報,張衛命楊昂為先行日夜兼程馳援漢中,在定軍山遇伏,全軍淹冇,張衛人馬被擋在陽平關。
劉琦點頭道:“不錯,曹賊能劃地讓左慈放心傳道,我何嘗不成?漢中乃隴蜀咽喉要地,遲早必有大戰,張魯隻知傳道,卻不修武事,焉能守之?何妨另選仙山靈地,放心修道,若能如老子那般,飛昇傳道於後代,豈不美哉?”
麵對劉琦的抵賴,楊鬆無話可說,人家兵強馬壯,兵臨城下,實在冇有構和的資格。
張魯怦然心動,抱拳道:“願聞高見!”
劉琦笑道:“先生此言差矣,交州刺史賴恭管理境內,交趾太守士燮已派人表示歸順之意,願與中原通和,衡山便是南北交通衝要,我欲在此設官署,化育邊民久矣!”
“當然有!”劉琦點頭道:“長沙之南有衡山,山淨水秀,仙氣縹緲,陣勢靈脈毫不輸嵩山、武當。”
楊鬆將信將疑,回到南鄭,將劉琦的話儘數奉告,張魯聞言震驚莫名,並非是為劉琦的霸道,而是他的打算。
楊任急勸道:“不如燒了府庫連夜逃往巴中。”
劉琦道:“你隻需奉告張魯,他想開宗立派,傳道化民,我並不反對,乃至可在改正朝廷以後,設為國教,但決不成以教治民,割地自守,教法高於國法,此舉貽害無窮。”
這恰是他平生所求,但之前都是懵懵懂懂,極力而為,至於要如何做,做到甚麼成果,卻一無所知。
劉琦的設法實在很簡樸,玄門強大與否不首要,他急需實施文明滲入,也就是教養百姓。
劉琦言道:“非是治民,而是傳道!若張魯願到衡山,斥地蠻荒,傳道於交州乃至南越,便是南疆開山祖師,功德彪炳萬世,受千萬民香火,功德豈不比左慈等強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