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局中之人[第1頁/共3頁]
夏侯淵頓時傳令下去,分離於斜穀各處暫住的各營人馬籌辦,隻等斜穀中火起,便順次向前,折返殺回箕穀,奮勇向前,儘力反攻。
荀攸出帳,心中卻暗歎,劉琦曉得賦稅精確數量,隻怕還是從夏侯威口中泄漏,夏侯威涉世未深,以劉琦詭詐,隻需旁敲側擊便可套出軍情。
夏侯淵驚怒不已,傳令再次全軍排查,讓荀攸籌辦賦稅運至山下,與劉琦互換人質。
不過如許也正中下懷,讓劉琦自發得得計,纔好將計就計,一舉反敗為勝,竄改戰局。
壓抑好久以後,荀攸也禁不住情感衝動,言道:“劉琦將糧草屯於拔仙台上,隻需燒燬大營,奪回山嶺,便可補給糧草,敵軍無糧,必退漢中,將軍一鼓作氣進兵,竄改戰局全在此舉,丞相若聞訊,必然大喜。”
夏侯威言道:“但賦稅皆被劉琦帶走,軍中無糧,運送又來不及,父親不成因我一人而誤國度大事。”
自曹軍退兵後,隻要守住兩個山口,便不會再有敵軍來犯,漢軍便放鬆警戒,早晨隻要一隊人馬巡查,首要為防失火。
荀攸聽罷,撫須笑道:“將軍不必憂愁,劉琦雖未按吾計行事,實在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所謂豪傑所見略同也!”
夏侯淵驚詫道:“他隻要貳佰伍拾萬錢,並未威脅我退兵,如何不異?”
夏侯淵苦笑道:“此子愛財如命,豈有不放人的事理?隻是他未如智囊所料行事,恐打算要落空。”
荀攸言道:“劉琦以賦稅換人,看似要錢,實則是逼將軍退兵。其隻期限一日,將軍若要定時交割,隻能將賦稅全數送去,若無糧草,如何能在箕穀屯兵?而留五十萬糧草,剛好供我軍退兵,既讓將軍能贖人,也不會逼迫太過,可謂恰到好處。”
夏侯淵將劉琦之言說了一遍,一時候患得患失,不知該歡暢還是絕望。
當日夏侯淵傳令拔營退回箕穀大寨,人馬又退一批,次日全軍拔營,順次退出箕穀,隻留五千精兵守住赤崖閣道,以防劉琦追逐。
夏侯威滿臉忸捏,跪在中軍帳中,要求懲罰,乃至不吝一死要為本身明誌。
箕穀重新豎起營寨,滿山穀儘是營帳,飄蕩著漢軍燈號,人馬每日收支,絡繹不斷。
遂命人向東麵峽穀放出火號,等劈麵呼應後,頓時分兵出動,直奔漢軍大營掩殺疇昔。
夏侯淵滿臉衝動,握拳道:“劉琦小兒,一貫自誇智計多謀,耍弄敵手,豈料此次已為吾局中之人,盤中之子?”
公然如荀攸所料,曹軍剛撤退,劉琦便迫不及待下山,將大營紮在箕穀,一麵分兵來取斜穀赤崖,一麵往太白道進兵,籌辦與趙雲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