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瞻前顧後[第1頁/共3頁]
正茫然之際,俄然哨馬來報:“徐庶分兵往太行山行進,渡河攻打野王。”
繆尚吃驚道:“將軍要渡河攻營?”
徐晃言道:“徐庶多謀,今懲辦馬超,又攻我不下,故迂迴取野王!此乃聲東擊西之計,欲誘我出兵救濟,路上必有埋伏,吾若去救,反中其計矣!”
徐晃麵沉似水,在帳中來回踱步,終究卻點頭道:“徐庶派兩萬精兵攻城,又有馬岱三千西涼騎。若分兵去救,兵少必為其所破,非某親至不能敵也。某若離營,徐庶必出兵來攻大營,正中其計矣!”
繆尚憂心道:“野王失守,此處防地便無用,將軍不成不防。”
徐晃笑道:“明府不知兵,豈能看破此中奇妙?徐庶派龐德出兵,看似巡查逞威,實則是為練兵也。然兵馬練習,軍容步地,需經年累月,豈可一蹴而就?”
繆尚也在營前看了一陣,歎道:“自董卓以來,西涼軍實國度之患也!其兵強馬壯,悍勇善戰,現在沿河巡查,耀武揚威,是趁機亂我軍心也!”
想必是幾次在漢軍麵前虧損,心存害怕,加上張遼、樂進、夏侯淵等前後被擒,魏營諸將無不大家自危,徐晃也兔死狐悲,故以自保為上。
這些喪失對西涼軍來講,不過隔靴搔癢罷了,未能截殺馬超,救兵又遲遲不到,局勢仍然不容悲觀。
繆尚暗自點頭,徐晃雖有效兵之能,但過分於求穩,躊躇不決,坐失良機,這豈是做大將的料?
徐晃大驚道:“昨日還在搭建浮橋,怎能一夜渡河?”
親兵答道:“他們早已籌辦渡船,搭橋乃是虛張陣容。”
想當年因官府敗北,插手義兵起事,厥後又隨楊奉護駕東行,受滿寵聘請,以曹操為當世豪傑,拜為明主。
如果換了張遼、夏侯淵,此時必已調集人馬殺過對岸,等馬岱轉回,早將敵營攻破,大獲全勝。
正憂心之時,細作來報,徐庶因馬超擅自出兵,違背軍令,按律當斬首,眾將討情,才以杖責押赴洛陽問罪。
十餘年風雲變幻,出世入死,眼看大功將成,豈料曹操竟死於淮南,這讓徐晃如墜暗中當中,落空了方向。
徐晃冷哼道:“戔戔三千馬隊,並無輜重東西,何能為也?野王雖近溫縣,卻遠漢軍大營,即使拿了城池,糧草無覺得繼,吾隻需出兵劫糧,其孤軍在外,不戰自敗矣。”
“本來是在練兵!”繆尚恍然,言道:“既然馬超、馬岱都不在軍中,敵營中無人是將軍敵手,何不趁此機遇渡河,攻破敵營,奪回河陽?”
探馬答道:“前軍有三千馬隊,後軍兩萬步兵,正搭橋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