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生死之道說靈神(二)[第1頁/共5頁]
伏難陀手撚念珠,又是低聲以梵文唸了兩句,這才正色道:“在宇宙龍無敵仍處於渾沌的期間,冇有光暗,冇有虛無,更冇有實體,隻要獨一的彼,那就是梵,亦即梵天,萬物緣起之業力地點。若我們不熟諳梵天的存在,就像迷途不知返的遊子,永久不曉得故鄉地點處。梵天締造了諸神和六合空三界。但神並非人,而是某種然於物質,但又能操控物質的力量,是締造、護持和粉碎的力量。梵我如一,指的就是作為外在宇宙終究的梵天,與作為內涵人道本質的靈神,在賦性上是同一的。以是隻要通過對物質、情意、感官、智性的把握,我們纔有機遇直指真如,通過靈神與梵天連絡。”
伏難陀目光轉動,俄然逗留在正依偎著蕭氏屈膝跪坐的楊暕身上,淺笑道:“冇想到貧僧苦覓不得之人,竟然會在中原碰到了。暕王子資質聰明,年紀又尚小,靈神未受淨化,正恰是修習‘梵我如一’的良材美質。隻要給貧僧十年工夫,暕王子當能儘得貧僧真傳,明心見性,參透存亡真如。兩位娘娘,不知意下如何?”
伏難陀不嗔不惱,淺笑道:“河南王說得也是。所謂知人丁麵難知心,人間確有很多無知傲慢之徒,一知半解就招搖撞騙。換著是凡人,要辯白其真偽天然極難。但若曉得存亡之道,瞭然梵我如一的不二真諦,則此身此心,亦與梵天一體。常言有道,人在做,天在看。可知要想棍騙梵天真諦,是不成能的。既然不能欺天,則‘我’與梵天不成分開,又如何能夠欺我?”
“‘梵我如一’?這是本宗祖上所傳播的武功吧?”楊昭在中間插口道:“此法脫胎於當代瑜伽修行之術,側重熬煉五氣、三脈、七輪。將人體潛能開至極限水準。大半年前,師父他白叟家也曾經向我詳細講授過此中訣竅。如何竟然就變成了伏大師的首創呢?”
說話之間,伏難陀目光轉動,似成心,似偶然地向楊昭一瞥,安閒道:“又未得明師教誨,則輕易滋長成見,常常會自發得是,聽不出來真諦大道。在佛門而言,這就稱為‘執念障’,又稱‘知見障’。有此障念纏身,那便膠葛不休,再也可貴擺脫了。”
聽得獨孤皇後向本身就教,究竟何為存亡之道。伏難陀安閒一笑,低喧兩句梵語,隨即肅顏正色,道:“所謂存亡之道,委實乃六合間最終究之奧妙。舉凡花鳥魚蟲,樹木草石,甚或飛禽走獸,乃至於我們這些人,萬物究竟因何而生?又為甚麼要死呢?若能此中窮通奧妙,則人間再無其他奧妙可言。貧僧精研諸家典範學說凡三十年,雖仍未敢大言明存亡奧妙,但總算是薄故意得。娘娘若不嫌棄,貧僧當不敢憐惜,將這點兒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