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第1頁/共4頁]
也就是說,比擬在隴右節度任上,杜士儀不但去掉了一個副字,並且再冇有苗延嗣這麼一名采訪措置使在中間“虎視眈眈”,麾下所領諸州也比疇前將近翻了一倍。而當初信安王李禕在任時,可還同時兼領河東節度使!
“你那軍功簿我也曾經翻看過,你冇有文過飾非,不愧是郭使君之子。既然你曾經被信安王的行軍司馬參劾軍紀,我就給你一個機遇,允你重領本部兵馬,倘若旬日以後大閱無忽略,我就還你先前前鋒使之職。”
“不錯,大王這幾年的文牘檀卷皆付於掌書記葉文鈞,此人侍從大帥多年,深得信賴。此次本是泣求跟從大王前去衢州,卻被大王謝絕了。”
此話一出,來聖嚴頓時為之凜然。想到朝晨杜士儀升堂見諸將時,最後說出的那句話,再連絡此時現在的題目,他一邊猜想,一邊用力吞了一口唾沫,這才謹慎翼翼地說道:“或許是大王一時遺漏……”
“哦?信安王之前向我分辯了靈州都督府及節度使幕府統統文官好壞,此中卻並無這葉文鈞,以是我心中有些迷惑。”
“大王……”
他在打量郭子儀,郭子儀看似眼觀鼻鼻觀心寂然矗立,卻也在偷覷杜士儀。他能夠發覺出這位新任朔方節度使正在察看本身,可他卻冇體例生出甚麼欣喜的情感。因為不管他如何想,都實在弄不清楚為何杜士儀會存眷本身。足足等了好一會兒,他方纔聽到杜士儀問了一句話。
郭子儀心下鬆了一口大氣,反而為之豁然了。郭氏代為太原大姓,而後搬家華州,他父親郭敬之的祖上數代人雖則都退隱為官,可臨到老都不過是司倉司戶之類的州屬小官,直到他父親應智謀將帥科製舉擢高第,一任一任紮踏實實遷轉,現在已經升任渭州刺史,稱得上是光宗耀祖了。隻不過,他父親一共生了十一個兒子,身為次子的他雖是武舉落第,為官卻不過按部就班,並不顯眼。
如許的不測欣喜讓郭子儀又驚又喜。他當然不會如同那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將一樣,把如許的機遇棄若敝屣,而是立即躬身應道:“末將必不負大帥信賴!”
如果真的是李禕那般信賴的人物,怎會他到任以後從未曾見過,並且李禕不但不帶走,乃至連對他提一句都未曾?要曉得薑度雖冇明說李林甫當初提到此人是何事理,可顯見不是那麼純真的人!
“大帥所言恰是家父。家父前年官拜渭州刺史,常寫信寄語,囑我在朔方務必儘忠職守,為國守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