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曆史軍事 - 庶民江山 - 第149章 臨河紮寨拒敵於岸

第149章 臨河紮寨拒敵於岸[第1頁/共3頁]

“固然嶽家軍軍規峻厲,嚴禁燒殺,但在外兵戈,這類事也難以製止。固然他被人告發過幾次,因為取證困難,加上他背景較為特彆,不能殺也趕不走,最後隻能意味性的罰俸了事。”

“他們一起領兵出來,如果一鼓作氣結束戰役,天然好說,如果拖上一時半刻,必定會各生設法,到時候我們天然有機遇各個擊破!”

話音一落,頓時有將官問:“如何以拖促變?拖下去會有甚麼竄改?”

孫正、嚴凱等人固然也在嶽家軍時候不短,但早幾年就分開虎帳到了洞庭湖,對近幾年軍中環境體味未幾,孟修是在嶽家軍生變以後才分開軍隊,他的話更有壓服力。

五裡寬的柵欄對百裡陸水來講還是太小,而後全軍便兵分三路,一部壘土加固柵欄,彆的兩部沿著既有柵欄持續往上、下兩邊延長修建。

郝晸、董憲、趙秉淵三人臨時聚會,參議渡河剿賊體例。

“那我們也不能一向戍守,總要過河吧?”

眾將一聽這話,不由心生迷惑。

“啟事隻要一個,王俊不會兵戈,墮入重圍會慌。但這三人不一樣,是實打實的統兵主將,莫說兵力相稱,即便他們碰到三倍五倍兵力的敵手都不會慌。”

“之前的事過了就過了,不再亂來就行了。”孫正欣喜道,“我之前還跟梁統製在洞庭湖上打劫好幾年呢,插手天道軍,改過改過,前事也不會有人究查。他們開個打趣,你不要放在內心。”

一趕緊碌三天三夜,前後兩萬餘人齊上陣,終究在陸水西岸渡口高低流臨河修建了一個一丈多高、五裡多寬的柵欄,僅僅在渡口位置留下了一個三丈寬的口兒。

“都說打不過要戍守了,還要船做甚麼?”

集思廣益,參議出體例,劉安總結以後,一聲令下,全軍近萬餘人當即去陸水上遊山中砍木,又策動周邊鄉民百姓幫手運木、挖土,修建柵欄。

一番搜尋,河邊不見有船,大河擋路,進步無門,穩紮穩打、沿途搜尋了各個山林、蘆葦叢的鄂州全軍隻能止步東岸,安營暫駐。

“不錯,沿河紮寨,即便船能到岸邊,他們也上不來,紅楓寨不就是如許嗎?除了船埠,其他處所底子過不來人。”

“河這麼寬,水這麼急,木筏不太好過吧。不過,河這麼長,真想過來我們也不好攔。”

“這倒是個彆例,隻要船留下......”

“那就辛苦趙將軍走一趟吧,我與董兄就等你的好動靜了。”

“賊寇營寨廣大,不宜強行渡河,我以為應當沿河上嵩陽縣,繞厥後路,一舉攻滅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