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曆史軍事 - 庶民江山 - 第282章 機會難得不容錯失

第282章 機會難得不容錯失[第1頁/共3頁]

據籌辦諜報,敵軍在燕山以南另有十多萬常備軍,如果敵軍大肆來攻,護民軍戰役力普通,又不像在南邊能夠依仗天時,恐怕不好對於,一旦得勝,萬劫不複。

劉安沉默不語。

就像一個經常受人欺負的人,有一天覺悟了,為了不再受人欺負,哪怕拚得滿臉血,也要每天找欺負他的人打鬥,直到把對方打煩了,看到他就怕了,還要躲著他走,那他就再也不會受對方欺負。

王宏逸稍作停頓以後,總結道:“鑒於以上四點,我們以為我們必須儘快停止采納行動,不能聽任仇敵積儲賦稅、規複權勢,也不能坐視北方各路義兵被剿除,必須及時管束敵軍主力,更不能錯過敵軍精銳鏖戰草原的機遇。”

“你有甚麼建議?”

按他一向以來的打算假想,要取中原最好的體例就是步步為營,不求快,但求穩。因為金國兵力持續闌珊,這是不爭的究竟,越晚決鬥,對護民軍越無益,待一戰定乾坤之時,說不定順帶就取了燕京。

劉安細心回想過往,半晌以後說道:“彷彿確切冇有,自那以後金軍竄改打擊方向,不再打江淮,轉向川陝了。”

可現在經王宏逸一通闡發,彷彿越早動兵對護民軍越無益。但現在護民軍並冇有籌辦充分,冒然動兵,不曉得會產生甚麼難以節製的連鎖反應。

細細想來,彷彿確切如此。

“他不敢過淮河,也不敢打,卻在三四年前主動建議三次南侵。第一次全線南侵被各路宋軍擊敗,在中路疆場更是敗得完整,精銳喪儘,不得不撤回汴京,宋軍奉詔退回長江。幾個月後,策動第二次南侵,攻打淮西,很快又被劉錡、楊沂中擊敗,退回淮北,而後宋軍撤兵。不久,又策動第三次南侵,攻占了淮河邊上的濠州城,宋軍不得不派兵折返,也就在那邊宋軍中了金軍埋伏喪失好幾萬兵力,而金軍也在勝利以後,頭也不回地度過淮河返回汴京,以後再冇南下。”

王宏逸勸道:“金國高低正大力推行漢化變法,錯過良機,拖得越久便越難爭奪民氣!”

金國在此前固然不是被欺負的人,但跟著國力降落,宋軍不斷地北伐,用不了多久便要到處捱打,不但搶占的地盤要丟,內憂內亂之下,全部國度有能夠分崩離析,或是直接毀滅。

西路疆場是吳璘、吳階兩兄弟,中路疆場是嶽帥,淮西是張俊、劉錡、楊沂中,淮東是韓世忠,個個都是當世名將,能滿身而退就已經不輕易。

宋金媾和將近三年,中原百姓苦等多年,不見王師北上,金國再推漢化鼎新,心灰意冷之下,中原百姓很能夠丟棄了抵擋之心,做了女真的順民,任其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