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遊戲競技 - 水滸逐鹿傳 - 第三百八十八章 為虎作倀(求訂閱!)

第三百八十八章 為虎作倀(求訂閱!)[第1頁/共3頁]

藉著如許的大好表情,趙佶一口氣完成了好幾幅能夠傳世的佳作!

以是一百多年間,兩國邊疆上“生養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兵戈”——兩國邊疆上人丁增加,牛羊漫山遍野,連白頭髮的人都冇見過兵戈。

李光又道:“今女直剛悍善戰,茹毛飲血,殆非人類。北虜以蠻夷相攻,尚不能勝。倘與之鄰,又將何求以禦之乎?”——李光的意義是,女真人尚未野蠻,茹毛飲血,且又勇猛善戰,同是少數民族的遼都城打不贏他們,如果遼國被滅,宋國就與金國直接相鄰,我們的戰役力連遼都城比不上,又拿甚麼來抵抗他們?

再加上,遼國對於漢民族的文明是非常讚美的,遼國的統治者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並且遼國的天子鍛造佛像時,還命人在佛像前麵刻上“願世世代代生中國”的字樣,也就是說,遼國固然發源於草原,但現在實在已經完整漢化了,就是說遼國人是漢人也不為過。

也就在這時,以賣馬名義再次使金締結聯金攻遼盟約的趙良嗣返來了。

實在,趙佶籌算收回的是燕雲十六州。

何況宋國有甚麼本錢跟他們大金國議論聯盟之事,宋國想要用幣帛調換燕地,莫非這些財賄在他們大金國滅了遼國以後,不能從宋國那邊自取嗎?

一眾君臣聽罷,皆大驚!

力主光複燕雲的氣力人物童貫因彈壓王慶、方臘冇法脫身,無人敢作主!

他也出列,道:“北虜足為蠻夷,然已久沾聖化,頗知禮義,百餘年間,謹守盟誓,不敢妄動者,知信義之不成渝也。”——李光的意義是,遼國固然是蠻夷,但是一百多年來,已經逐步漢化了,很懂禮義,以是才百餘年間謹守盟誓,一向冇跟宋國打過仗。

震驚於金兵戰力的同時,種師道出列,道:“本日之事,有如盜入人家,既不能救,又從而分其寶也,毋乃不成乎?”——種師道的意義是,這件事情就如同有強盜闖進了鄰居家,我們本應當救濟鄰居,現在不救也就算了,還要和強盜一同分鄰居家的財寶,這事兒我們不無能,我們應當念及宋遼百年和好,與遼一起抗金纔對。

兩邊對此題目爭辯不休,文書來往,群情不斷。

趙佶問:“金主可承諾了將遼西京、平州、營州都包含出來?”

比來這段時候,趙佶的表情很不錯——田虎被剿除了,王慶包抄東京汴梁的權勢也被打掉了,趙佶就是再不體貼朝事,麵對如許的大好情勢,也不免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