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第98章 漸江水 斤江水(3)[第3頁/共5頁]

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

昔黃帝受丹訣因而山也。

是山也。穀水出其北林也。

中江在丹陽蕪湖縣西南,東至會稽陽羨縣,入於海。

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縣西南。其一在郫縣西南,皆還入江。

西頃山,在隴西臨洮縣西南。

唐初,魏王泰《括地誌》雲:黑水出伊吾縣北。此與張掖雞山,未知孰是?然其所謂南流絕三危者,竟亦不成複尋。禹治黑水,不若治河之詳。自屈原已不能知,而況伏生輩乎?自古文《尚書》家,已不能知,而況班固、司馬彪、酈道元、魏王泰諸人乎?至若樊綽、程大昌、金履祥、李元陽等,紛繁辯論,擊風捕影,了無所得,徒獻笑於先人罷了!

三澨池在南郡邔縣之北,《尚書》曰:導漢水過三澨。《地說》曰:沔水東行過三澨,合流觸大彆山陂,故馬融、鄭玄、王蕭、孔安國等,鹹覺得三澨,水名也。許慎言:澨者,埤增水邊土,人所止也。按《春秋左傳》曰:文公十有六年,楚軍次於句澨,以伐諸庸。宣公四年,楚令尹子越師於漳澨。定公四年,左司馬戍敗吳師於雍澨。昭公二十三年,司馬薳越縊於蓬澨。服虔或謂之邑,又謂之地。京相璠杜預亦雲:水際及邊地名也。今南陽、淯陽二縣之間,淯水之濱,有南澨、北澨矣。而諸儒之論,水陸相半,又無山源出處之所,津途關路,惟鄭玄及劉澄之言在竟陵縣界。《經》雲邔縣北沱,然沱流多矣,論者疑焉,而不能辨其地點。

嵩高為中嶽,在潁川陽城縣西北。

太行山在河內野王縣西北。

明都澤在梁郡睢陽縣東北。

雷澤在濟陰成陽縣西北。

大邳地在河南成皋縣北。

太嶽山在河東永安縣。

泰山為東嶽,在泰山博縣西北。

《尚書》所謂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也。

菏澤在定陶縣東。

縣在姑臧城北三百裡,東北即休屠澤也,古文覺得豬野也。其水上承姑臧武始澤,澤水二源,東北流為一水,逕姑臧縣故城西,東北流,水側有靈淵池。王隱《晉書》曰:漢末,博士敦煌侯瑾,善內學,語弟子曰:涼州城西,泉水當竭,有雙闕起其上。至魏嘉平中,武威太守條茂,起學舍,築闕於此泉。太守填水,造起門樓,與學闕相望。根源徙發,重導於斯,故有靈淵之名也。澤水又東北流逕馬成東,━━城即休屠縣之故城也。本匈奴休屠王都。━━謂之馬城河,又東北與橫水合,水出姑臧城下,武威郡涼州治。《地理民風記》曰:漢武帝元朔三年,改雍曰涼州,以其金行,地盤寒涼故也。遷於冀,晉徙治此。王隱《晉書》曰:涼州有龍形,故曰臥龍城,南北七裡。東西三裡,本匈奴所築也。及張氏之世居也,又增築四城,箱各千步。東城殖園果,命曰講武場,北城殖園果,命曰玄武圃,皆有宮殿。中城內作四時宮,隨節遊幸,並舊城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門。大繕宮殿觀閣,采綺妝飾,擬中夏也。其水側城北流,注馬城河,河水又東北,清澗水入焉,俗亦謂之為五澗水也。水出姑臧城東,而西北流注馬城河。

推薦小說:

異界混混 |  腹黑惡魔:壓倒國民校草 |  香樟樹下種青絲 |  陰婚來襲:鬼夫夜夜寵 |  一吻成婚:首席掠愛很高調 |  好想你愛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