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下回叫老相國開開眼[第1頁/共3頁]
“四明不出,誰與爭鋒”這八個字,當真是深切老相國之心。
而他沈一貫雖致仕,但在天子心平分量仍重,指不定何時就會起複。在這浙江乃至東南,他沈一貫的名號比之總督巡撫都重。但要他沈一貫說了話,這東南數省又哪個不遵呢。
滿朝文武驚詫,無一不擔憂天子再次變卦,卻大家無有體例。就在此時,沈一貫卻果斷利用本身首輔的權力,毫不躊躇將天子聖旨償還,當著傳旨寺人的命稱“萬死不敢奉詔!”
國本之辯論續十五年,終究能在沈一貫手中點頭定案,確是他沈相公平生最大功勞。
從這幅秋色圖來看,四明相公定是脾氣中人,也是蕭灑之人,再從對方並未曾斥言本身送錢來看,納賄這事也當是真。
不然,幾萬兩買個鎮守都夠了,何必巴巴送他四明相公呢。
模糊也猜到一些,多數和定海衛的事有關。
以李三才、沈鯉、葉向高檔為首的東林黨人,但是他四明相公的死敵。
但這幾萬兩若能換來沈一貫的支撐,那倒是能叫他魏公公半夜都能笑醒,如何算如何劃算的。
當年天子傳旨禮部:速議冊立儀製來看。
陛下叫這小寺人南下來辦甚麼海事,所圖不過金銀而矣。老相國叫分點出去貢獻天子,不過一句話的事。
事可為則為之,事不成為,老相國事決然不會為之的。
並且,再如何說,這小寺人也真是會做人,脫手就是幾萬兩,單這份魄力,內廷那幫人又有哪個可比?
皆因,名譽太大。
啟事無它,畫的再逼真也不如逼真啊。
這是心存誌向,要做大事的。
無事不登三寶殿。
此意正如四明、福清朝指,名聲大了,說某官便是專指或人。
魏良臣接茶時方重視到桌上擺著的畫竟然是幅秋色圖,不由愣了下,旋即麵色穩定,端坐敬視。
小投資,大回報。
如此想來,怕是這小寺人曉得結果,這才登門來訪。
說話間,有丫環上來斟茶。
當了一輩子官,做了十幾年首輔,幾萬兩於沈一貫不算甚麼。
可惜,就是個寺人,如果文官,倒是能從族當選個女兒配於他。
“木偶蘭溪,山陰婁江。福清爽建,皆為嬰兒。四明不出,誰與爭鋒。”這話,沈一貫是受用的。
至於他為何提起李三才?
秋色圖這類東西,對於兩世為人的魏公公,真是提不起半點興趣的。
當然,沈一貫知這小寺人說這番話,存了拍他老相國馬屁之意,然這馬屁拍的就是到位,就是讓人愉悅,故這小寺人身材放低些,老相國倒也能不難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