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良臣啊,朕的呢?[第1頁/共3頁]
而每到年前幾天,也是吳夫子一年當中最繁忙的時候,因為他白叟家要給村裡乃至周遭數村的百姓家題寫春聯。這幾天就是再累再忙,吳夫子的表情都是愉悅的。
“這位想必是皇孫了吧,來來來,大過年的,臣給發個紅包。”
良臣記得,小時候他家過年,哪怕他爹魏進德大字不識一個,常日上茅房連草紙都捨不得用,也要花上兩個銅板到村口請吳夫子給寫幅春聯回家掛上。
給天子戴綠帽子可不是大逆不道的。
老爹說不出大事理,但簡簡樸單一句話就夠了——“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
手裡正拿著枚玉快意的萬曆聽了這話,臉上頓時愣了下,而後一下伸展開來,笑容滿麵的看著魏良臣,由衷點頭道:“好好,大發,大發,這話喜慶,朕愛聽。”
世人看得都愣了,鄭貴妃憋著笑。
得了紅包的小夥者和宮人們嘻嘻哈哈的,謝過管事寺人和女官後就跑到一邊,相互玩耍著。今兒是初三,外朝放假,宮裡除了需求的伺奉職員外,其他人等也放假。
為啥?
良臣認得此人,前次王體乾帶他進宮時,彷彿叫這報酬劉公公,彷彿是貴妃娘娘身邊得用的寺人。當下就摸了個紅包遞了上去。
春聯,不但是對新一年的祝賀和期盼,更是漢人的一種意味。
“這孩子,就是會說話。”鄭貴妃笑了起來,朝良臣抬了抬手,“上前說話。”
甚麼是漢人,遵守同一種文明,認同同一種文明,對峙同一種風俗的人,就是漢人。
莫非這倆是朱常洵的兒子?
除了寺人外,有職事的宮人也一樣在派發紅包。宮裡雖有二十四衙門,但管的是寺人們。宮人這一塊,則是由女官們賣力。如尚儀、尚宮、尚服、尚食等官。
大過年的,小寺人小宮女們再是喧華,管事的也好,上麵的嬪妃皇後也好,哪怕是天子,都不會指責的。畢竟,一年就過一次年。
一起疇昔,到處掛滿宮燈,大大的“福”字也是遍處可見,有幾處宮門上還貼了春聯。
過了好一會,方有個寺人走了過來叫他:“魏舍人,皇爺和娘娘宣你出來呢。”
千裡送鵝毛,禮輕情義重嘛。
斷了傳承,就是斷我們的根。
傳承,就是通過一件件小事持續下來。
宮裡的年味還是很重的。
良臣自來熟,發完朱由崧的,又摸出兩個紅包遞到抱孩子的女人手裡,緊接著,在世人驚奇的目光下,又給那兩寺人和女官一人派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