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怕什麼,我們又不是財閥[第1頁/共3頁]
“楚黨態度一貫。”
幸虧,對方卻冇有再逼迫,而是利落的同意了,然後坐下喝了會茶,拿著定國公夫人湊上的五萬兩銀票消逝在夜色中。
.........
當年力主諸黨大聯盟,並一舉偷襲東林李三才入閣後,官應震實在便有了致仕之心,因為他年過五旬,隻是多次去官都不為陛下允,這才留任至今。
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這番話堵得李永貞心中早想好的說辭是一句說不出,也一下領教了薑還是老得辣事理,但李永貞並冇有就此告彆,而是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咱家也不與國公多說甚麼,不過親軍入城以後需求一些軍費,不然親軍無餉恐釀事端。”
“老爺,真維新了,我們不會再被當奸臣討了吧?”
阮大铖又近一步道:“東宮是要問的,但楚黨也須有態度。”
三大國公? 如果能有兩個國公支撐“維新”? 維新的籌馬和分量無疑也會增加。
“咱家老了? 見不得動亂? 也經不住動亂了...俄然產生甚麼事件的時候,咱家嘛...咱家不會說甚麼。”
定國公也是中山王徐達一係? 但於南京的魏公國府不一樣? 定國公一係當年是支撐成祖靖難的。
徐希沉吟半響,他曉得這個代表魏閹的李寺人是在變相威脅他,但是想到那城外的虎狼之兵,國公爺還是屈就了。
李永貞之所之前來拜訪徐希? 一是因為定國公府在本朝很受陛下正視? 一向掌著後軍都督事。
阮大铖一來就道明來意,說是其受親軍提督寺人魏良臣公公所托,特來和楚黨魁領商討維新以後的朝局。
“十萬兩。”
“擁鄭”一派,自不勞李永貞再挨家拜訪,“反鄭”一派一樣如此? 但這個態度不明的定國公府卻須李永貞特地來一趟。
隻是,這位楚黨魁領沉默以後,卻說了一句:“朝政之事可問東宮。”意不管親軍維新與否,國本都不成動,楚黨也毫不支撐任何顛覆國本的行動。
阮大铖此言近乎挑明城外親軍將入城,這讓官應震震驚之餘卻又感到是必定之事,如兵馬不入城,談何維新。
二來,則是他楚黨當年和親軍提督寺人魏良臣有乾係之事不知怎的被人查出,加上楚黨方麵不知親軍此次“逼城”到底是否為顛覆國本,官應震便想避嫌,以免那親軍入城以後國本真的顛覆,天下人覺得他楚黨在此中出了力。
“如果冇有這,公爺這府上恐怕會有更大的費事。”李永貞饒有深意的望著麵前的定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