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1頁/共3頁]
“閣臣不能理事,自當我台省持之...”
東林黨內第一個曉得太子去了鄭貴妃處的是尚寶司少卿丁元薦,此人資格甚老,萬曆十四年進士,暮年曾和顧憲成遊曆四方,乃是黨內元老。
“實在這事倒是能讓浙、楚二黨狗咬狗,”
孫居相感慨道:“要不是陛下將寧遠伯調離遼東,那建州龍虎將軍奴爾哈赤焉敢立國稱汗?”
楊漣點了點頭:“隻要東宮沉得住氣,內裡再如何鬨將,陛下也必然會為東宮主持公道。鄭妃氣勢一消,奸黨又有何依仗的。”
世人當中獨汪白話仍舊是一屆布衣,但他內侍東宮王安,外侯左、楊等人,已是與東林打成一片。
劉一燝又道:“不過大洪也不消焦急,陛下已叫三法司再審,這便申明陛下對前番會審成果不滿,刑部那幫司官們也是曉得看風向的,諒他們也不敢不極力。”
不過丁元薦雖三十年前就已中進士,曆中書舍人、廣東按察司經曆、禮部主事、刑部檢校及現在所任尚寶司少卿諸官,可三十年下來他現實在任卻不敷一年。
韓爌本性和葉向高差未幾,做事多少都持公允,對於主動掀起黨爭並不主動,因此現在京師中的東林黨人風頭正勁的便是那些少壯派,如左光鬥、楊漣、繆昌期、房可壯等人。
楊漣正說著,劉一燝家的門房來報說是丁元薦大人來了,世人從速叫請,等丁元薦將東宮去了翊坤宮的事說了後,世人都是大吃一驚。
朝廷百官,六部中吏部權力最重,是六部之首,吏部文選司又是重中之重,凡文官的汲引遴派,文選司的態度舉足輕重,暮年東林大君顧憲成、儕鶴先生趙南星都曾擔負過文選司郎中一職。
劉一燝笑著點頭:“當務之急便是能藉著這梃擊案減弱奸黨力量,若奸黨再有內鬨,那本年京察我東林便能穩住陣腳了。”
“大洪兄有所不知,刑部十三司對應十三行省,各司都是自成山頭,張問達本來一向在都察院,方纔署刑部事件,司官們如何會服他。楊啟明又無乾勁,這案子指著他們能弄出花腔來怕是不易。”孫居相對刑部還是比較體味的。
楊漣曉得孫居相平素喜好研討兵事,看到他痛心疾首的模樣,倒是不覺得然道:“敬之兄此言差矣,那金國不過建州二衛彈丸小地,人不及關內一府,兵不及九邊一鎮,有何可慮。真正要我等極力而為的隻要那奸黨,奸黨一日不除,我大明才一日不寧啊。”
“京察下月便要停止,文選司人選千萬不能落在浙黨、楚黨手中。”楊漣正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