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1頁/共3頁]
蔡確笑道:“不過派出六千人罷了,不當事體,相公放心。”
“這已經是分崩之局,卻非大宋教唆;如董氈的確身故,我亦非招降納叛。而河源擺盪,河西鼎沸,大宋即便不想乾預,也不得不乾預。”
現在的輿圖上,明白標示著從絲路的首要節點於闐,延長到大宋蘭州的幾條線路。
郭逵說道:“臣覺得王安禮之見可行,雄師先入邈川,其他諸處,妥為守界便可。”
“且青唐陣勢易守難攻,窮山惡水,糧秣轉運非常艱钜,一旦久攻不克,故臣恐季氏之憂,起於蕭牆。”
王珪點頭:“國雖大,好戰必危,西北戰事有些頻繁,我擔憂的是前麵另有。”
“禮部之前以為大宋冇有乾預的來由,那是因為其逆跡未顯? 朝廷方纔公佈了對蕃‘四議四征’之條? 轉眼卻對青唐不聞不問? 天下將視大宋如何?”
章惇卻不覺得然:“青唐蠻夷,常乖教養,有此禽獸之行,何足為怪?”
“西夏公主在青唐受辱一事,黨項人到底是至心不忿,還是解題闡揚,實在難懂,一旦命其出兵,如果幾次,三路立時腐敗。”
從殿內出來,王珪苦笑著對王安禮說道:“現在看來,這個年又過不好了。”
禦史中丞黃履以為王珪這是在和稀泥:“天下以大宋為宗主,不過大宋仁德廣佈? 秉正持中? 深明大義? 繼絕存亡。”
趙頊點頭:“如此朕意已決,傳旨給熙河路轉運使趙禼、經略使李憲,整軍入邈川,命秦鳳、河西善加防備,製止阿裡骨搏命一搏。”
王珪說道:“陛下,青唐兩年前派出青宜結鬼章、篤喬阿公幫手我朝平夏,乾係一向傑出,現在固然兩年持續大豐,但是也隻是彌補上之前平夏的耗損罷了。”
如果沈括在這裡就會腹誹,蜀國公當年搞狼渡馬場的時候,必定就已經預感到了這一天,以後一向調派輿圖小組和商隊、僧團前去青唐,一起測繪。
“如此也不消多費糧秣轉輸,六千新軍,命青唐人進獻糧草,都能夠支應。”
蔡確奏道:“陛下,藺逋比乃董氈親子? 阿裡骨為董氈義子? 親子尚在? 而喬氏欲強立義子? 是為召亂之由。”
“如果局勢明朗以後? 阿裡骨較著占有青唐上風,那我大宋也要扶其為主?”
“那裡很費事?既然敢做,就要敢承擔罪惡!命河西任遣新軍兩部,由使臣代領,入宣其罪,屠其部眾,傳首四州,改立藺逋比為主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