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錢江軼事[第1頁/共5頁]
當下錢江安然一笑道:“西王公然短長,鄙人的確在官軍江北大營雷以諴處任了二十餘日的幕僚之職,隻是看不慣官府逼迫百姓,以是掛冠而去了。”
蕭雲貴嗯了一聲笑道:“這就好說,先生請坐下說話。”
蕭雲貴又笑了,一個小小的幕僚談甚麼掛冠而去,當下又問道:“聽聞官府財賦腐敗,錢先生入幕之前有過一個厘金良策,可為進身之用,此策一出便可解清妖燃眉之急,先生冇有祭出此策麼?”
蕭雲貴嗬嗬一笑道:“錢先生也不必惶恐,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我承平天國方纔鼓起,先生有襄助官府的動機也是人之常情,隻要現下先生看清局勢,能到我西王大營中來投效,便是本王的朋友,本王也可代之以國士。如果先生不想投效本王,那就是還心存滿清,便是本王和天國的仇敵,對於仇敵,本王想來是不會包涵的。錢先生,你說你是來投效本王的,對嗎?”
蕭雲貴恍然大悟,這個錢江本來就是兩手籌辦,承平和滿清他都想好了對策,隻是看投奔哪邊罷了,如許看來汗青上的錢江被殺之謎便有了公道的解釋。錢江定是先寫好了《興王策》籌辦到武昌進獻給天王,但在武昌一看當時承平軍的風格,完整就是要斷根儒釋道三家,他便不敢進獻,轉而去了江北大營,但這份書稿也冇有丟棄。在進獻厘金之策後,錢江因為矜持功績甚大而獲咎雷以諴被殺,雷以諴殺了人以後天然要找藉口,翻查錢江的東西後發明這個《興王策》,這便是錢江謀反的首要罪證,天然錢江就被安了個謀反罪名。這份書稿也由此傳播下來,被人誤以為是錢江向洪秀全進獻之策,實在他底子冇有見過洪秀全,隻是之前存了這類籌算罷了。(未完待續。。)
蕭雲貴也笑了起來,這一刻貳心中已經肯定了錢江是個甚麼樣的人,此人是個地主出身,費錢買了個監生頭銜,固然有些名譽。卻因不是正統科舉出身,一向得不到機遇進身宦途。此君在1842年曾插手抗英鬥爭,參與草擬《全粵義士義民公檄》,聲討英國侵犯者,號令社勇禁止英國人進入廣州城,是以在晚清社會上很有些名頭,在蕭雲貴看來,他如許乾是彆有用心的,錢江是想藉著這個機遇擴大本身的名聲,中國汗青上向來不貧乏錢江如許沽名釣譽而又不做實事的人。
隻是蕭雲貴不明白當中產生了甚麼變故讓錢江來到了上海。恰好蕭雲貴也籌算問問清軍那邊的環境,看看這個厘金之策錢江是否已經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