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長蘆鹽商[第2頁/共4頁]
到了夜裡幾個獵戶出身、技藝矯捷的鹽丁就查探清楚前去返報,說來的有兩支兵馬,一支是番兵,總有上萬人,另一支是打著承平天國燈號的承平軍,也有上萬人馬。
在氣勢洶洶的番兵麵前,張錦文早早的帶著家眷和商號伴計逃到寶坻遁藏烽火,在這裡他堆積起兩千鹽丁自保,到比寶坻縣的滿清軍隊還多。現在的寶坻縣實在也冇多少滿清兵丁了,天津淪陷,恒福等人投奔了英法聯軍。寶坻縣的縣太爺也就早早的掛印逃去,寶坻縣實在也就是張錦文出麵在保持著。
張錦文已經冇了主張,之前他也聽聞過一些傳言,講太長毛在江南的各種事蹟,但此前他都以為那是坊間小民的訛傳不成信,但現在事急,他也隻能挑選信賴。當下張錦文便命文先生帶了百餘名鹽丁,裝了五十車糧食,並數十口豬羊,百罈好酒,前去與長毛聯絡。
文先生暗自腹誹著被帶到一處陣勢稍高的土丘之上,隻見這裡四周充滿兵馬,火把繁密照得四周如同白天,當中簇擁著一名戰將,此人大紅戎裝,麵如冠玉,倒有些儒將的風采。文先生上前打個千跪下道:“下方小民文謙恭見過將軍。”
回城稟報後,張錦文內心還是惴惴不安,但見跟著進城的軍需官非常客氣,心頭鬆了一些,隨後見那軍需官在城中采購藥材時也都是照價付錢,暗想這夥軍伍竟然還照價付錢,這是百年可貴一見的奇聞啊,就更對承平軍放心起來,便在南門旁設立了一處臨時救護所,又調集了一些城內的郎中和幫工備用。
一起行來,隻見這些承平軍個個都是身強體壯的,個個都有火槍,要曉得火槍精貴,店主費了多少財帛,那兩千鹽丁也才配了有五十隻火槍,公然不愧是在江南攪得天翻地覆的長毛賊啊,公然是大手筆。隻是他們的穿著看起來過分古怪,都是花花綠綠的衣裳,乍一看頗像叫花子普通,也不是很威武,就是這身衣裳將軍容落了下乘。
寶坻的富戶多是長蘆鹽商,此中在寶坻財產最多的乃是末代長蘆鹽商中最聞名的大鹽商張錦文。張錦文客籍靜海,在天津八豪富商中居首位,人送外號“海張五”,商號名喚“益照臨”。
寶坻縣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四周大小村落還是是坐落在一片平原之上。寶坻區的“坻”字,原隻讀“chi”,水中高地之意。據傳,乾隆巡遊到此地,脫口唸成寶坻“ di”,今後就成了金口玉言。寶坻彆名渠陽,僅次於漁陽(薊縣)和雍陽(武清)之間,自古是貿易要地。公元10世紀20年代,因“高阜平闊”而設置專賣鹽院,時稱“新倉”,成為封建朝廷貯鹽基地。過了兩個半世紀,因火食繁庶,貿易暢旺,改成縣。當時,此地鹽產的支出占天下鹽利的1/10,國人視鹽為國寶,故“富商富商,貨置叢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