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破而後立[第1頁/共4頁]
衡陽城西南二裡有花葯山,此山又命嶽屏山,傳說東晉時有黃、葛二仙在山上煉丹。花葯山下,有南宋寶祐五年始建的光孝報恩寺即花葯寺,寺廟寂靜、宏偉、清幽雅靜,為當時衡陽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寺西有春溪井,水清澄碧,倒現寺上鍍金雕龍,水波泛動,龍形時隱時現,如有若無,譽為“花葯春溪龍現爪”,亦是衡陽八景之一。
當蕭雲貴帶著左宗棠和百餘名親衛趕到花葯山之時,山頭上前鋒軍已經豎起了奉天誅妖的杏黃大旗,大旗之下十餘門劈山炮正噴吐著火焰,轟擊衡州城外的清虎帳砦和據點。
但吉文元、朱錫能等部頂著桌子案頭的幾次進犯,都被清軍炮火擊退,傷亡了百餘人,城頭的清軍開端士氣大振,在城頭放肆的嘲笑城外的承平軍,更有甚者站在城頭向下撒尿,以示輕視。城下的承平軍見狀都是睚眥儘裂,悄悄咬著牙,等著城破的那一刻要殺光這些清妖。
想起汗青上承平軍穴地攻城的戰例,蕭雲貴也曉得掘進單層隧道極其輕易被人粉碎,一上來便奉告林鳳祥,讓他派人掘進雙層隧道,形如曲突,直抵城門之下。又在彆的幾處也冒充發掘隧道突進,以利誘清軍。同時蕭雲貴號令花葯山的炮陣不時發炮,擾亂清軍視野。
厥後壞運氣接踵而至,城南的攻城戰因為炮火未至、浮橋斷散而臨時停頓,北麵右路軍李開芳、李以文、曾天養、何震川等人帶領四千餘人卻定時呈現在衡州城北。四將遵循本來商奉迎的戰略,開端強攻青草橋,守橋的清軍倉惶逃竄回城,但清軍臨走前,在橋上澆了火油,一把火燒了起來,企圖禁止承平軍過橋,同時也讓本身能偶然候逃回城去。
左宗棠這已經是第三次在蕭雲貴耳邊嘮叨石鼓書院之事了,這石鼓書院建於唐朝衡州石鼓山,故而得名。宋朝承平興國二年,宋太宗趙匡義為賜“石鼓書院”匾額和學田。宋太宗至道三年,州人李士真要求郡守在這裡建立了正式的書院,招收生徒講學。宋仁宗景祐二年,曾擔負集賢殿校理之職的劉沆,在衡州任知府。這時,他將石鼓書院的故事上報給天子,宋仁宗閱後,便賜額“石鼓書院”。因為石鼓書院“獨享”兩度被宋朝天子“賜額”的殊榮,而步入石鼓書院的“鼎盛”期間,成為當時與睢陽、嶽麓、白鹿洞齊名的宋朝四大書院之首。
但接下來的戰事就不順利起來,承平軍運至花葯山的劈山炮多是四百斤的小炮,蕭雲貴命人將東岸的千斤大炮儘快運過來。但承平軍的炮隊在催促聲中運炮過東洲島浮橋時卻產生了不測,東洲島浮橋乃是昨夜連夜趕製出來的,非常粗糙,人馬和四百斤的炮通過都有些晃閒逛悠,前麵千斤炮上來後,那浮橋抵受不住重壓,竟然斷裂開來,一門千斤炮沉入了水中,幸虧炮手落水有會水的火伴救起,冇有死傷,但浮橋斷了形成東西兩岸運兵運糧都不暢起來,蕭雲貴不得不號令暫緩攻城,命各軍先搶通浮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