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1頁/共4頁]
按戶部供應的一組數據,李世民曉得灞上李家把握了大唐百分之七十的茶葉蒔植出產,並且占有著茶葉買賣的絕大份額,特彆是對外貿易,這方麵李記更是幾近把持。
現在連天子都眼紅了。
“朕贏利比不過李超啊。”
兩千萬斤茶葉,均勻一斤茶葉征百文錢茶引錢,那就是兩百萬貫。
李世民搖點頭,“李超已經富可敵國了,還閒不下來。李超有很多下金蛋的雞啊,茶葉、瓷器、糖、酒,另有礦冶鋼鐵、錢莊當鋪,以及造船廠馬車行,另有商行、船隊。甚麼贏利他做甚麼,這贏利的速率比朝廷還快。”
大唐客歲有多少茶葉產量?
王寺人提出一個題目。
這但是五十到一百倍的利潤啊,哪怕中間有運輸發賣環節,可這仍然是暴利非常。
李世民看著李超輕鬆的大把贏利,早眼紅了。
“陛下,趙國公的確是財神轉世,贏利的本領無人能及。但是,灞上李家現在已經如此有錢,他們家還冒死贏利做甚麼?”
“現在不但我中原,長城表裡,大江南北無一人不知茶,就連番邦外洋,茶葉也成熱銷商品。傳聞,就是那種最淺顯的武夷山茶,在突厥一斤茶錢五貫。在契丹、奚,值六貫。在高句麗值八貫,在新羅、東洋值十貫。而在波斯、天竺、東羅馬,乃至能賣到十貫以上一斤。”
“王海,你曉得朕這杯茶值多少錢嗎?”李世民問中間的王寺人。
王寺民氣裡暗想著,灞上李家運營的財產裡,好幾樣都名列此中,這朝廷一年新加的這大筆稅收,李家就要占大半了。
“你曉得李超比來在做甚麼嗎?”李世民又問。
天下的茶葉市場,非常無益可圖。
真正的好茶,還是原產地,特彆是那些具有百年千年樹齡的老茶樹,那些茶樹的茶葉,加上奇特的氣候,再以最上乘的伎倆炒製而成,那纔是真正的頂級好茶。
身為六扇門的首級,又是內侍省的寺人,王寺人很清楚的曉得這杯茶的代價。來自於福建道武夷山,是峭壁之上那些千年茶王樹上所產。
一個相稱驚人的數字,歸正當時李世民看到阿誰數字時,還覺得弄錯了。
李家在此中占有了七成茶葉出產,和九成的茶葉發賣。這內裡的利潤,隨便算算,也能把李世民驚的眼紅耳熱的。
“另有這青花瓷器,李記景德鎮特產。比起越窖青瓷和邢窖白瓷,李家品德鎮的青花瓷現在更受歡迎。如許的一隻杯子,也值好幾貫。朕感覺本身現在真的好豪侈,一杯茶值十貫,一個茶杯也值五貫,另有朕桌上這瓶桑椹紫酒,也值好幾千錢。”